廣州作為南國的文化明珠和世界級商貿中心,擁有豐富多樣的文旅資源和潛力巨大的旅游消費人群。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和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如何充分活化文化資源、優化文旅產品供給、滿足更深層次的消費需求,增強文旅產業的牽引力、帶動力、影響力,成為廣州亟待思考的問題。黨的十九大以來,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導向,為廣州數字文旅產業提供新思路。
廣州發展數字文旅產業的挑戰與機遇
數字文旅的基點是文化旅游。而文旅之中,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成各界共識。但是,現實中,如何將偏公益屬性的文化資源和偏商業屬性的傳統旅游模式因地制宜地有機結合起來,是文旅產業發展的難點。這就亟需一種新型旅游模式來真正落實“以文化提升旅游體驗、以旅游反哺文化保護和發展”的文旅互動模式,讓文物文化活起來,讓旅游感官美起來,讓文旅體驗層次豐富起來,實現文化公益屬性和旅游商業屬性的有機結合。數字化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可行方向。
當前,世界各國紛紛將數字經濟作為提振實體經濟、培育經濟新動能的戰略依托,積極搶占全球數字產業競爭制高點。廣州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產業領域率先發展、不斷突破;數字技術也不斷深入實體經濟,廣電、文旅等行業用云量領銜增長,全行業積極上云。雄厚的數字技術基礎為推動廣州建設世界級數字文旅產業高地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同時,每次危機事件都會給消費習慣和產業發展帶來新的變化和機遇。此次疫情期間,網絡直播、短視頻、云看展、云旅游等文化和旅游線上服務表現亮眼;疫情之后,短視頻、電子競技、游戲、動漫、網絡音樂視頻文學等在線娛樂成為消費新趨勢。顯然,擁有涵蓋數字服務聯絡、游戲、音樂、文化、動漫、直播各領域龍頭企業的廣州,能夠順應消費行為模式的發展變化趨勢,乘勢而上、獲得發展先機。
廣州如何發展數字文旅助推構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一是把握時代脈搏,構建助推數字文旅發展的政策框架。新興產業發展初期都離不開政策的保駕護航。廣州應借《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的東風,以數字化、智能化、信息網、網絡化為方向,深化和擴展《廣州市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行動方案》中有關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容,形成促進數字文旅產業發展的一攬子新政;應借集基礎研發、數字技術和應用場景于一體的數字經濟優勢,率先打通數字、文化和旅游三者之間的藩籬,建立起以文化為精神內核、以旅游為轉化手段、以數字化為鏈接途徑的數字文旅產業政策框架,整合分散化的文化、旅游和數字產業資源。積極參與國內外數字文旅各類型賽事,吸引優秀的數字文旅企業落戶廣州。
二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活數字文旅消費群體需求潛力。搭建跨界交流平臺,以數字化手段為紐帶,完善文化資源數據共享、文化-旅游數據相互開放,推動文旅數據跨地、跨部門整合,優化文旅產品供給形態和結構;以智能化為錨點,以沉浸式體驗為發展方向,借助廣州先進的人工智能、信息網絡等數字技術和全鏈條文化創意、生產、推廣產業鏈,以數字技術賦能文化旅游,培育云旅游、云娛樂等文旅新業態,激活各年齡段消費群體數字文旅產品需求潛力。
三是強化穗深港文旅聯系,擴大廣州文化品牌的世界影響力。一方面,以數字文旅為橋梁,增進穗深港和海內外青年的文化共識和價值共識。廣州應借助在全國首屈一指的頭部電競IP用戶基數這一強大市場,結合廣州文化特色,打造具備青年消費群體共同價值的數字文旅產品。以數字文旅內在承載的文化元素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年群體的認知,利用無物理邊界社交平臺和深厚的文化內核雙屬性打破全球各地青年的空間交流界限和文化認同障礙,實現青年間的交流互動。另一方面,短期內,以中華文化、嶺南文化等穗港澳三地共有文化為紐帶,以數字文旅產業高效、直觀、沉浸式感受的特點為切入點,挖掘數字文旅產業發展規則中的三地公約數,初步推動三地文旅產業互聯互通。長期來看,可在實踐數字文旅產業發展中不斷破除數據和文化生產要素障礙,逐步跨越三地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差異,順應時代潮流。最終實現從短期淺層交流到長期深度互嵌,促進在灣區內更高效便捷地實現文化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組合,以三地共有的人文精神內核助推數字文旅產業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