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正式施行,以往需由省級人民政府外國人工作管理部門辦理的外國高端人才認定工作也可在深圳辦理,并且參照“深圳版”標準進行認定。
據了解,深圳市科創委負責制定并印發了《標準》,旨在加大引進外籍“高精尖缺”人才來深工作力度,加快建設開放包容先行的國際人才高地。
《標準》分為七類,包括入選國內人才引進計劃的、符合國際公認的專業成就認定標準的、符合市場導向的鼓勵類崗位需求的、屬于創新創業人才的、屬于優秀青年人才的、計點積分在85分以上的和經市有關部門推薦的人才。滿足上述任意一類及以上標準的外籍人員可申請認定為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
其中,經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外國專家局批準或者備案同意的副省級以上人才主管部門認定的人才引進計劃(以國家外國專家局“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系統”中確定的人才引進計劃為準)的入選者屬于入選國內人才引進計劃的“高精尖缺”人才。
符合國際公認的專業成就認定標準的“高精尖缺”人才主要針對取得國際公認的各類專業成就的人才,共22項標準。深圳在國家標準基礎上增加了諾貝爾獎提名者,國際性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負責人、首席科學家或主要成員,廣東省、深圳市科學技術獎獲獎者等標準細項。
符合市場導向的鼓勵類崗位需求的外國人才主要針對符合市場導向的,為市場所認可的人才,突出了深圳市急需緊缺的高級管理人才、核心技術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據了解,深圳在國家標準基礎上增加了中國500強企業、獨角獸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具有高級管理或技術職務的人員,在國家實驗室、省實驗室和經國家、省、市認定的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及地方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工作的具有高級管理或技術職務的人員,由深圳市高校、科研機構、總部企業推薦的存在科研合作或教學合作關系的外國專家等。
深圳還主要針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創始人、創新企業高管、創業大賽獲獎人員,鼓勵其來深從事創新創業活動,并在國家標準基礎上增加了獲得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專業賽決賽、行業決賽或總決賽一、二、三等獎的選手。
針對年富力強的博士畢業生和青年科技項目負責人,深圳也鼓勵其來深開展科研工作,并在國家標準基礎上增加了國家、省、市杰出青年科技項目負責人等。
深圳還沿用國家標準,通過計點積分考察人才綜合情況。計分項包括直接賦予資格項、國內聘用單位支付年薪、受教育程度或取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工作年限、每年工作時間、漢語水平等共10項。計點積分在85分以上的可以認定為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
此外,深圳市人才主管部門根據本市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推薦,并向市科技創新主管部門出具推薦函的外籍人才。以及前海管理局根據有關優惠政策認定,并向深圳市科技創新主管部門出具推薦函的投資管理專才、金融科技專才、人工智能(AI)工程師、電子材料專才、國際貿易及商務運營專才、科技創新高管均可認定為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
6日,記者從深圳市科創委獲悉,此次出臺的《標準》在參考借鑒國內外先進標準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延展放寬、補充和細化。結合深圳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突出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用人單位對于具有國際水平、國際視野的高級管理人才和核心技術人才的需求進行人才認定。在此過程中圍繞科技創新全鏈條,重點認定科技創新人才,助力深圳打造國內外優秀人才集聚的科研創新高地。
深圳市科創委公布的辦理流程顯示,深圳市邀請單位可以通過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系統(https://fuwu.most.gov.cn/lhgzweb/)進行線上申請。對符合條件的,深圳市科創委于5個工作日內在線出具《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并將信息交換至外交部、我國駐申請人所在國(地區)使領館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駐外機構。申請人憑《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向我國駐外使領館申請人才“R字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