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在會上表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未來將攜手蘇浙皖三省,著力建設高標準的國際化中央商務區,著力構建高端資源配置的國際貿易中心的新平臺,著力提高綜合交通樞紐的管理水平,著力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的能力。
推動長三角的優勢互補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在會上表示,上海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目標定位是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構建形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上海要發揮龍頭作用,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強化制度創新,深化區域合作,做好對內開放、對外開放兩篇大文章,推動長三角的優勢互補和聯動發展。
上海還要加快構建“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新格局。“中心輻射”是提升主城區的服務能級和輻射能量;“兩翼齊飛”就是充分發揮上海東西兩翼,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和虹橋國際開發樞紐等作用;“新城發力”就是要把嘉定、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打造成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南北轉型”就是推動南北兩端的寶山和金山功能布局調整、經濟結構升級。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上海加快布局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一體化示范區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這三個重點區域服務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也在會上介紹,上海將聚焦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這三個重點區域,努力探索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路徑。
早在2019年國務院就已經印發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78項任務。陳寅表示,目前將近90%的任務已經落地。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跨越了上海、江蘇、浙江三個行政區,去年已經形成了覆蓋示范區2413平方公里的國土空間規劃。形成了32項一體化的制度創新的成果,這些成果目前已在其他地區進行復制推廣。
2月24日,國務院批復并印發實施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總體建設方案。在總體方案中確定了“一核兩帶”的功能布局。未來將攜手蘇浙皖三省,重點圍繞“四個著力”下功夫。著力建設高標準的國際化中央商務區,著力構建高端資源配置的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著力提高綜合交通樞紐的管理水平,著力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的能力。
加強新城與長三角城市間的互補互動
陳寅表示,上海經過多年建設,已經成為世界超大城市,將近2500萬的常住人口。大多人口集中生活居住在中心城區,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萬人,比東京、紐約這兩個城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3萬要密集得多。
五個新城的功能定位是要建設成為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要把五個新城放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定位上進行考量。所以要加強新城與上海中心城、新城與新城之間、新城與長三角40個城市之間的功能互補,賦能互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在五個新城的建設目標任務方面,提出要建設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的創新實踐區、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示范區和服務輻射長三角的戰略支撐點。
陳寅在會上強調,新城要建管并舉,不僅要建設好,更要把這座城市管理好、運營好。所以提出要把市民的幸福清單轉化為政府治理的責任清單,優先推進惠及面廣、獲得感強的重大民生項目,持續提高城市治理的數字化水平,著力強化城市系統性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