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今年有25萬名高校畢業生,當下正是求職的關鍵時期。北京市人社局局長徐熙“變身”老師,陪同畢業生參加招聘會,隨機去一名畢業生家做家訪,探討如何更好地解決家、校、用人單位之間的就業需求問題。
此前,北京市人社局一名副處長“化身”外賣小哥、跟著網約車司機跑車,為新興就業群體優化勞動保障政策;一名二級巡視員和一名副處長陪著找不到檔案的退休人員跑手續,體察個中曲折。
“體驗群眾民生需求、解決百姓急難愁盼”,以“親歷體驗”的方式“走”出貼近百姓需求的政策,成為北京市人社局黨史學習教育中“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重要舉措。
推動職業技能培訓
今年4月起,徐熙和北京人社局畢業生服務中心主任趙琳多次走進招聘會,現場觀察畢業生在求職時遇到的困難。
徐熙在陪同畢業生小彭找工作時發現,盡管小彭本科學校不錯,但在求職中卻屢屢被婉拒,一個硬傷是小彭有學歷,但缺乏實操能力。用人單位在面試時,經常要求學生“動手能力強”“有技能證書”。徐熙說,這對一直接受學歷教育的畢業生來說,的確是個難題。
趙琳走訪多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了解到,他們希望新入職的人員能有短期技能培訓經歷。
對此,北京市人社局近期出臺新政,今年要在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上推動形成“1+N”導向。“1”是指一個學歷證書,“N”是指若干個職業技能培訓經歷,幫助畢業生實現更好就業。
根據這一政策,北京地區應屆高校畢業生,包括技工院校高級工班和預備技師班畢業生,都可以到全市70余家定點培訓機構免費報名參加技能培訓,覆蓋了83個培訓項目。北京地區畢業當年及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包括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畢業生,可到全市18家定點創業培訓機構免費報名參加創業培訓。
今年5月到8月,北京市定點培訓機構可承接100個班次3000名畢業生參加技能培訓,可承接30個班次近千名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
率先取消畢業生入職重復體檢
在與學生交流中,徐熙和趙琳了解到,用人單位之間互相不認可學生的體檢結果,重復體檢造成畢業生時間、精力和經濟上的負擔。
對此,今年4月,北京市人社局聯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共同明確,北京市用人單位錄用畢業生時,不得進行入職重復體檢。
常規入職體檢結果有效期為6個月,有效期內,用人單位可互認共享體檢結果。除特定項目外,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重復體檢。
北京市進一步簡化就業報到手續,明確非公單位接收北京生源畢業生,取消由本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在就業協議書上簽章的環節。學校依據就業協議書信息為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北京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不會以無報到證拒收畢業生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