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吳江區政府正式印發《蘇州市吳江區創新驅動發展考核評價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2017年開始,將對各區鎮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轉型升級的工作任務與產出成效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監測和評價。這是我區首次發布創新驅動發展考核評價指標。今后每一年度,我區都將依據《辦法》發布創新競賽榜單,與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兩個競賽”榜單同步發布,營造全區創新發展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就《辦法》的出臺背景和實施要求,記者昨天采訪了區科技局局長徐國華。徐國華介紹說,《辦法》自今年9月起由區科技局牽頭起草,并充分征求各區鎮、各部門的意見,經區政府第56次常務會議通過并印發。
去年,蘇州市政府印發了《蘇州市創新驅動發展考核評價辦法》,對蘇州市各市、區板塊進行創新驅動發展的考核,并在去年8月首次發布考核目標完成情況。我區的《辦法》對照蘇州指標,結合我區實際對個別評價指標作了調整。
徐國華舉例說,如“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修訂數量”這一項,我區在蘇州指標的基礎上進行了細化,加入了“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蘇州市市長質量獎及以上質量獎數量”等;“當年財政科技經費支出”指標明確以年度財政決算“科學技術支出等”科目數據為依據;創投基金規模指標的統計口徑明確為在江蘇省發改委及以上備案的創投企業、基金及創投(基金)管理企業的實繳資本總額。我區的創新驅動發展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分為21個分解指標與9個綜合指標,按照“自我對比,橫向排序”的原則,對各區鎮創新驅動發展情況進行定量化監測和評價。各項創新發展指標中,權重分值超過10的共有10項,其中“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科技進步貢獻率”3項權重分值為14,為30項指標中權重分值最高的指標。30項指標涉及到的數據來源部門包括區統計局、科技局、經信委、財政局等15個部門。
徐國華認為,這套創新驅動發展考核評價指標,可以讓各區鎮明顯直觀地看到本區鎮創新發展的水平,讓下一步的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工作更有抓手。“各區鎮的創新發展水平上去了,吳江的創新驅動發展也能走在全市前列。”徐國華說。
記者短評
“聚力創新”是中共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報告中出現的“熱詞”。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進一步完善區域創新體系,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是未來五年推動江蘇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方針。李強同志日前在參加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蘇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蘇州要真正把創新作為引領轉型發展的主動力,在全省創新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
建設“強富美高”新吳江,必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工程,使創新驅動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主引擎。近年來,我區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推動了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但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區的創新發展水平,與全面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和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建設的目標任務尚有差距,創新發展要素仍有待激活,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指標,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我區出臺《蘇州市吳江區創新驅動發展考核評價辦法》,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轉型升級的第一個綜合考核評價辦法,也是對李強同志“聚力創新”要求最及時、最有力的落地回音,這必將促進我區創新驅動發展在蘇州各板塊中爭先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