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吸引的還不僅僅是國內人才。去年底全球最大的職場社交平臺領英網曾發布過一份《中國留學生歸國就業趨勢調查報告》,對平臺上100多萬名中國大陸歸國就業留學生的公開信息進行深度數據分析后發現,近5年來我國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就業的人數正在逐年增加,杭州是對海歸人才吸引力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杭州何以成為人才“高地”?記者從15日召開的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了解到一組數據,從中不難看出,“奧秘”就在于杭州重視人才和人才看中杭州。
政策引領取得新成效
2016年出臺“人才新政27條”姊妹篇——人才“若干意見22條”,在人才資源配置、人才評價激勵和人才管理改革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政策覆蓋面更寬、含金量更高。
比如,向新引進來杭工作的應屆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員和歸國留學人員發放一次性生活(或租房)補貼,其中碩士2萬元/人,博士3萬元/人;上調人才租賃補貼至每月1500元。
人才集聚實現新突破
深入實施新一輪全球引才“521計劃”、“115”國外智力引進計劃等5個市級引才計劃,做好人才申報工作和招才引智工作。
2016年全市人才總量達到215萬人左右,年度增加10.5萬人,其中,海外高層次人才達到2.5萬人,年度增加2000余人。“國千”“省千”高端人才自主培養入選數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新申報入選省級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7個,入選數居全省首位。
引才活動呈現新氣象
2016年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吸引23個國家和地區的547名海外人才代表參加,主會場簽約項目187個、金額超20億元,達成引才意向300余人,為歷年來最多。
第二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開辟北美、歐洲(新增)兩個賽區,吸引607個項目參賽,比上屆增長50% ,已有155個項目與我市達成合作意向。
平臺建設邁上新臺階
發揮城西科創大走廊、城東智造大走廊、錢塘江金融港灣引領作用,布局加強“兩核六極多點”人才平臺建設。
扎實推進西湖大學(籌)籌建工作。西湖大學(籌)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去年成立,并進入實體化運作。
積極推進人才生態示范區和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