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啟動的“智匯·海淀”人才主題周上,北京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了《北京市海淀區人才資源統計報告(2021)》和《中國重點區域人才黏性指數報告(2022)》。報告顯示,2021年海淀區人才貢獻率為64.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個百分點,創新驅動成為促進海淀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北京市海淀區人才資源統計報告(2021)》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海淀區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99.7萬人,同比增長1.1%,占全市人才資源總量超四分之一,人才密度達到80.8%,是全國智力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海淀區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為76.8%,這一核心指標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甚至高于硅谷,特別是科技創新活躍的中關村海淀園,從業人員受高等教育比例接近90%。去年11月,科睿唯安發布的“高被引科學家”榜單顯示,海淀區高被引科學家有197人,占全市84%,占全球3%左右,與硅谷基本持平。
人才貢獻率是直接反映人才效能的綜合性指標,也是間接反映人才工作成效的主要標準。2021年海淀區人才貢獻率為64.8%,也就是說,2021年海淀區經濟增速8.8%,人才所做的貢獻占64.8%,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個百分點。這充分說明近年來促進海淀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創新驅動,主要依靠的是人才和科技進步。同時發布的《中國重點區域人才黏性指數報告(2022)》選取了27個指標,圍繞經濟基礎、創新潛能、文化開放、生態健康、社會福利、公共生活等六大維度,觀察30個國內重點區域的表現情況。榜單顯示,海淀區綜合排名位列第一,海淀高濃度人才黏性形成了強大的磁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