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京西城區新引進金融機構50家,注冊規模合計2471.8億元,為1350余名金融人才辦理工作居住證,兌現金融產業政策資金超6億元。圍繞首都功能核心區建設目標,西城區在國家人才戰略布局中致力于打造金融管理人才和科技創新人才的高地。
這是記者23日從以“金融人才發展引領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集聚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動能”為議題的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人才議題上獲悉的。
打造金融街“人才雁陣”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表示,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支持首都高質量發展,加快要素聚集、數字賦能的環境創新,構建北京人才高地中的數字金融人才支點,將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和人才強國政策融合共進;建設“頭部企業”成為“數字人才航母”,引領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快速走上數字化新路,形成人力資源開發數字化轉型的“混合艦隊”;努力打造金融街“人才雁陣”,讓世界一流的金融人才,高水平資產管理人才、數字金融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在政策支持中釋放潛能。
如何在金融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服務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形成良性循環,為金融事業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動能?中國工商銀行黨委組織部副部長、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楊亮在演講中表示,要深入認識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大意義,立足金融報國理念,拓展人才引進的視野和平臺;要著眼可堪大用的人才發展思維,打造各類人才隊伍;要堅持多措并舉,建設高效的人才使用機制;要抓好人才服務,凝聚人才隊伍共識,要注重培養高端金融人才,努力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金融人才隊伍。
北京西城今年新引進金融機構50家
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唐行安介紹,西城區緊抓北京“兩區”建設發展機遇,圍繞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的目標任務,加快推動實施西城區高質量發展人才行動計劃,強化政策創新及人才服務保障,今年以來,全區新引進金融機構50家,注冊規模合計2471.8億元,為1350余名金融人才辦理工作居住證,兌現金融產業政策資金超6億元。
圍繞首都功能核心區建設目標,西城區在國家人才戰略布局中致力于打造金融管理人才和科技創新人才的高地。2022年,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平臺優勢,舉辦HICOOL2022全球創業大賽金融科技賽道初賽,發布《西城區HICOOL大賽人才及創業項目落地支持辦法》,從工商注冊、資金補助、促進獎勵、投融資支持、服務保障等方面制定16條政策措施,推進優質金融科技和泛科技項目在西城區落地,為優質科創項目發展、優秀金科人才聚集提供更好服務。
活動現場,中央財經大學和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員會,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與北京市朝陽區人才咨詢服務機構協會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各方承諾將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專業機構、高校院所和社會組織等各方優勢,加強合作、形成合力,構建高效的人才發展治理機制,搭建開放的人才服務平臺,打造有機協同的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務支持體系及人才培養生態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