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第四屆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京舉行。北京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中國青年科技成果轉化北京服務中心當天成立,北京市科技之光青年宣講團也同步組建。
202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為廣大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在科技創新主戰場挑大梁、當主角提供了廣闊平臺。在本次活動上,多個服務首都青年科技人才發展的新平臺搭建起來:北京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的成立,將構建首都青年科技人才信息共通、資源共用、技術共創、價值共享的交流和服務平臺;中國青年科技成果轉化北京服務中心將成為首都青年科學家的服務陣地,建立起概念認證和成果轉化協同機制;北京市科技之光青年宣講團首批吸納了50余名宣講員,將陸續走進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小學、社區等地,開展科學家精神、前沿科技、科學普及等主題宣講。
“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有幸在這樣的節點投身其中,切身感受到了支持力量。”北京大學長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類腦智能芯片研究中心主任楊玉超是國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發展政策的受益者,2015年,作為北京大學青年教師,他就承擔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國家這么信任,我也很受鼓舞。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圓滿完成了項目研究工作。”他說,只要給予青年科技人才以信任,他們一定會迸發出更大的能量。
本次活動舉辦地海淀區是中關村的發源地,也是全國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區域。當前,海淀區圍繞創新鏈布局人才鏈、依托人才鏈壯大產業鏈,鼓勵領軍企業、高成長企業和前沿企業設立了3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104家園區分站、7家創新實踐基地。今后,海淀區將通過學術沙龍、科學家訓練營、成果發布、項目對接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建設青年科學家會客廳服務體系。(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