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計劃發布后,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梁維東也公開表示:“東莞要有能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落實‘一號文’,實現產業發展質量與效益的倍增?!?/p>
“現在幾乎都在搶工人,臨時工的工資翻一倍還不一定能招到人。這種情況下我們靠技術改造提升自動化水平,減少用人,去年到今年高精密設備投資2000萬元左右。”近日,東莞主營手機零部件生產的廣東杰思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該公司生產組織部負責人劉全光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人力至少減少了3個工人,我們部門原來有10個工人。一個工人工資4000元。社保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個月公司給個人交的社保是500多元,加上個人交200元,一共700多元,再加上伙食和過節福利之類,一個月一個工人要五六千元。”
東莞高新技術企業國邦清潔設備公司是個典型的例子。該司今年除了購買了供研發用的測試精度之類的儀器,也引進了一套新的生產流水線。這套流水線用于裝配他們的設備,成本并不高,十萬元左右,但是作用不小。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今年1~7月份,制造業中技改投資47576億元,增長10.3%,增速比全部制造業投資高5.5個百分點。轉型升級方面的投資增長較快,也意味著制造業投資結構優化在持續推進。
那么,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和高新企業實際技改進展如何?電子信息業是東莞支柱性行業之一,該市電子行業協會秘書長尹建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電子行業內的高新企業大多是在做自動化,這幾年來他們很多人都在了解怎么技改。雖然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是估計七成以上已經進行了技改,技改的范圍涉及軟件和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