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南岸區圖書館已用“1+X”的跨界合作思路開設了圖書館分館100家(包含社區分館)。在這樣的模式下,市民閱讀不再受單一場所的限制,而是能真正滲透到都市的每一角落,貼近我們的生活。
據南岸區圖書館館長張曉耿介紹,不僅如此,在今年內他們要完成在長嘉匯24小時自助圖書館的建設,市民可刷身份證進入免費借閱。同時,還要在各大商圈建立20個漂書箱,一個書箱內存有50本書籍,讓不同領域、不同階層、不同品味的人都能在文化上得到滿足。
文、體、商、旅融合發展 南岸鑄造“文化+”發展形態
實際上,“圖書館+”僅僅只是南岸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岸區以文化為抓手,積極推進文化+其他產業深度融合,“文、體、商、旅”聯動發展,已成為南岸區產業轉型的重要手段。
“文化+體育”,連續7年成功舉辦重慶國際馬拉松賽。“文化+旅游”,國際啤酒音樂節、亞洲時尚盛典、南山櫻花等多個大型文旅節會活動。“文化+商貿”促進產業良性循環發展。借助文化產業創造發展新基因,形成彈子石文化金融集聚區、南濱路文化旅游休閑集聚區等七大服務業發展集聚區。
在今年下半年,故宮學院(重慶)項目掛牌,市民今后可通過“數字化”的模式鑒賞故宮180萬件珍稀藏品。同時,下半年還將有慈云寺-米市街-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開街、重慶國際馬戲城開業等活動將在南濱路陸續舉行。重慶文化名人、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說,重慶正在形成“文化向南”現象。
不僅如此,在2017年3月,南濱路作為重慶市唯一代表參加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創建,以西部地區評分第一的評審成績順利通過文化部專家評審。南岸區委區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建立了每年1000萬元的文化發展專項資金,建立了文化產業項目庫。2016年全區文化經營范圍達到1700余家,總就業人數2萬余人,占全區就業人口的5%。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近50億元,同比增速連續3年超過20%,占全區GDP6%以上。
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交融發展,對地區產業生態布局也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南岸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文化產業已成為南岸區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南岸區正在成為重慶文化產業創新的“孵化器”。未來,南岸區“文化+”的融合發展模式定會助推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文化產業綻放光芒。
記者手記:大家都說互聯網時代通過體現的就是快速與便捷,而南岸區圖書館尋求跨界合作的新思路,以“圖書館+”的創新模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真正讓閱讀貼近我們的生活。“文化+”的融合發展模式提升了南岸整體影響力和競爭力,為南岸區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