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銀川日報》消息,產業的發展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智慧銀川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出發點,締造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從頂層設計起,這條產業鏈就注定將為銀川帶來新經濟活水,注定要擔起銀川經濟轉型升級的大任。智慧產業從百姓身邊一款智能快遞柜或智能垃圾桶開始,走上了智慧銀川可持續發展的探索。
智能設施催生供需鏈條
早上7時,住在寶湖天下小區的楊坤提著垃圾扔進樓下的智能垃圾桶,從智能快遞柜前取出存放了一天的快件。上午9時,通過公交電子站牌查到最佳路線趕往銀川火車站。
楊坤的足跡,全部被智能攝像頭拍下。在智慧銀川城市運行指揮中心,可以輕松調閱到楊坤的影像。智能垃圾桶、智能快遞柜、公交電子站牌、智能攝像頭……這些智能化設施為銀川人帶來智能生活,也悄悄改寫著這座城市的未來。
記者從中興(銀川)智慧產業有限公司了解到,智慧城市一期三個試點社區安裝了6組智能快遞柜,共計540個柜箱,在運行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智能快遞柜吸引了8000多人使用,超11萬件的存儲量;智慧社區、銀川市民大廳等地已安裝智能垃圾桶370個,10月底將達到500個;以智能攝像頭為采集終端的平安城市模塊,目前在全市已新增2678個視頻監控點位,如今分布于各個部門的攝像頭已達到2萬個;智慧交通的智能設施公交電子站牌已在全市安裝了100臺……
已經開啟的智慧銀川二期建設中,智慧社區的試點小區增至20個。目前這些智慧社區試點小區正快馬加鞭進行建設,其中包括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智能快遞柜、生鮮冷鏈柜、環境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社區大屏、直飲水改造、政務自助辦理終端、遠程抄表和智能垃圾桶在內的10多項智能設施將陸續安裝到位。
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馬杰介紹,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智慧銀川將把智慧社區擴大到100個左右,這意味著智能設施將在銀川形成一個巨大的供需鏈條。
供需鏈條衍生智慧產業
“阿姨,免費給您安裝直飲水,以后家里用水既健康又環保。”9月6日,在興慶區璽云臺小區,智慧水務(銀川)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向居民宣傳直飲水改造工程。未來,居民繳納水費用支付寶或微信就可完成。
在璽云臺小區地下操作間,直飲水的水質雜質和凈化后的指數在顯示屏上一目了然。負責智慧水務直飲水改造的廣東至簡科技有限公司在銀川成立智慧水務(銀川)有限公司,計劃在銀川智慧產業園投入50條生產線,生產直飲水改造的智能水表、管道部件和設備間設施等產品,用兩個億的投資撬動銀川20個億的市場。
公司董事長石朝暉說:“智慧銀川的模式實際上是搭建了一個招商引資的平臺,這些平臺本身又可以把各地好的項目的資金都引到銀川來,在北京我們已經和很多大型金融機構進行溝通,大家對智慧銀川的項目都非常感興趣。”目前,廣東至簡科技有限公司在北方僅將銀川設為產品設施生產基地,未來計劃將產品立足智慧銀川,覆蓋到整個西北甚至華北地區。
直飲水設施生產落地智慧產業園只是個案。隨著智慧銀川二期建設持續推進,試點社區建設穩步推進,巨大的供需鏈條將衍生出一條條以智能設施為產品的智慧產業鏈。這些智慧產業鏈都將落地銀川智慧產業園。目前,銀川智慧產業園已入駐“云筒環保”、“至簡科技”、“返空匯”等多家龍頭企業。
智慧產業推進經濟轉型
智慧城市的建設不僅便民、利民、惠民,為銀川衍生出新的產業、催生出新的業態,還在不經意間擔起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經濟轉型的大任。
在銀川智慧產業園,項目經理余峻說:“智慧銀川中心二期9月底主體結構就能封頂,智能垃圾處理系統建設項目、智能遠傳水表系統建設項目、智能空氣動力純凈水系統建設項目、智能化立體泊車體系創新研究與應用項目等多個項目,都將在這里實現產業化生產。”
另一邊,剛剛投入生產的濱河新區如意服裝項目,全部采用智能化生產。依托智慧銀川技術支撐,生產與前端的激光掃描、3D試衣系統相連,個人身型數據和服裝偏好數據上傳到“云”上,后臺的設計師就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設計出春夏秋冬四季正裝和休閑裝。服裝產業的私人定制、柔性制造,在智慧銀川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中,將成就一座智能工廠。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