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人社局獲悉,為進一步優化蘭州市人才結構,使人才引進更加適應新形勢,蘭州市于近日出臺了《蘭州市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通過打造政策洼地構筑人才高地,確保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辦法》明確規定,對我市急需緊缺的國內外科技型創業高層次人才,如愿意在我市安家落戶的,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的安家補貼。
人才類別急需緊缺人才主要分三類
《辦法》指出,引進的人才是指從國外、省內外引進(含柔性引進),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與我市相關用人單位簽訂至少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各類急需緊缺人才。引進人才認定范圍主要包括創業人才、創新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實用人才,衛生、教育、農業等行業名優專家及其他引進人才。引進人才男性不超過55歲、女性不超過50歲(有突出貢獻者可適當放寬年齡限制)。
《辦法》明確,蘭州市急需緊缺人才主要分為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事業單位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和事業單位急需緊缺實用人才。其中: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包括學科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以及創新創業人才。事業單位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主要針對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等社會公共服務領域,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招不到急需緊缺專業技術的崗位。
學歷方面遠郊縣區須二本及以上或具有副高級職稱
市屬及近郊四區(城關區、七里河區、西固區、安寧區)等事業單位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須為:國內外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國家確定的重點大學(原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大學)全日制本科或具有正高級職稱,其中醫療衛生崗位可放寬至全日制本科(二本及以上)或具有副高級職稱。
遠郊區縣(紅古區、永登縣、榆中縣、皋蘭縣)須為:全日制本科(二本及以上)或具有正高級職稱,其中醫療衛生崗位可放寬至全日制本科(三本及以上)或具有副高級職稱。
引進方式采取剛性引進方式或柔性引進方式
建立和完善多樣、靈活、便捷的引才引智機制,引進人才可以采取剛性引進方式,也可以采取柔性引進方式。
剛性引進:可進入事業單位
市人社局結合全市人才需求及使用現狀,綜合考慮事業單位職位招聘等實際情況,按照學歷、專業、技術職稱等相關條件以及急需緊缺狀況,牽頭設立并每年更新《蘭州市急需緊缺人才崗位需求目錄》(以下簡稱“崗位目錄”),經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同意后,予以公布。依照目錄,分類引進。通過實行網上發布、現場招聘、發放信函、委托引進等方式,面向全國和重點高校引才。對經認定的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需進入事業單位的,事業單位滿編,可申請使用專項周轉編制。
柔性引進:特殊高層次人才可給予每年2至5萬元生活補貼
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對不愿改變原工作單位工資、人事關系和所任職務的人才,鼓勵用人單位采取特聘、兼職、專利或技術入股等形式引進。鼓勵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對引進的人才,實行以管理、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薪酬方式。對一些特殊需要柔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可給予每年2至5萬元的生活補貼;柔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與我市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簽訂1年以上工作合同,且每年在蘭州工作不少于1個月以上,每年給予5000元的差旅費補貼,并可免費入住我市人才公寓或按實際工作時間每月給予1000元的租房補貼。
優化引進程序特殊人才引進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
在引進程序方面,為提高辦事效率,針對三類急需緊缺人才制定了不同的引進程序,其中: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只需申報、評審、認定三個環節,事業單位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和實用人才引進,需報名、考核、體檢、考察、公示、認定等六個環節,進一步明確并簡化了辦事程序、減少了審批環節。特別是對特殊人才引進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由市委人才辦會同用人單位專項辦理。多措并舉著力構建暢通、靈活、高效的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住房保障最高一次性給予100萬元安家補貼
對愿意在我市安家落戶的高層次人才給予一次性安家補貼,其中:對急需緊缺的國內外科技型創業高層次人才,一次性給予100萬元;對科研、經營管理、金融等方面的創新人才以及嫁接式企業引進領軍型創業人才在與企業簽署創業合同后,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定,一次性給予60萬元;引進的實用技術人才一次性給予10萬元。
配偶就業原屬公務員身份按有關程序辦理調動手續
原屬公務員身份(含參公單位),且愿意到我市繼續從事公務員(含參公單位)工作的,由市委人才辦研究,根據本人專長、各單位人員職位空缺及人員配備情況,擬定計劃由市委、市政府批準,按有關程序辦理轉任調動手續。原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愿意到我市事業單位工作的,由引進人才接收單位向市人社局提出就業安置工作申請,由市人社局牽頭商用人單位,根據本人條件和單位情況,按程序調配到有關單位工作。
子女入學在其父母服務居住地轄區內普通高中入學
引進人才子女申請轉(入)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根據本人意愿和實際情況,在其父母服務居住地轄區內,按免試相對就近入學原則安排就讀。申請轉入我市普通高中就讀的,按參照與原就讀高中學校類別相同的原則,結合本人意愿與實際情況,安排在其父母服務居住地轄區內普通高中入學。高中畢業后在我市參加高考的,按國家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有關規定執行。
職稱評定首次申報不受學歷、外語和論文等限制
對認定的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首次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參加專業技術資格和職業資格考試),不受資歷、學歷、外語和論文等限制,其在國內外取得的工作業績與成果一并視為專業技術業績。
對已具備相應專業技術職稱的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做好職稱晉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