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近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王輝耀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廣東在區位、文化包容性以及城市開放度方面很有優勢,可以重點引進華人華僑、55歲以上海外資深人才等五類人才,以助力本區域裝備制造業發展。
隨著美的成功并購德國庫卡,科達潔能到海外設廠,越來越多佛山裝備制造企業正走出國門。而在“跨國經營”過程中,如何克服“文化坎”,向海外“借智”?在王輝耀看來,政府可以在政策上進行優化,并打造國際化人才社區,讓海外人才居住更便利。
同時,在裝備制造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過程中,王輝耀建議,佛山企業可將人才培養作為突破口,嘗試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與支點城市共同建設技工學校等各類人才培養學校,為佛山裝備制造業輸送“智力支撐”。
發揮區位優勢??重點引進華僑等五類人才
華人華僑、港澳地區人才、歸國留學生群體及外來留學生群體,應是佛山乃至整個廣東重點關注的四類人才群體;聚焦至裝備制造業發展上,可用柔性引才方式,吸引55歲以上的海外資深人才來助力裝備制造企業發展。
近日發布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海歸人員總數達265.11萬,其中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生畢業回國;與此同時,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795萬人,相比2016年增加30萬人。可以看出,新增海歸人數已經超過高校畢業生預計增量。
大量海外人才回國,這一趨勢在珠西裝備制造業發展中也有所體現。近兩年間,芬蘭籍科學家楊云峰將自己研發的PFS精密噴射成形技術帶到佛山,開啟新的創業;佛山市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位團隊成員擁有留學背景,其董事長陳賢帥是廣東2014年“中國留學人員歸國創業人才”……
“華人華僑、歸國留學生群體、港澳地區人才,以及外來留學生,應是佛山乃至整個廣東重點關注的四類人才群體。”王輝耀表示。
王輝耀認為,廣東毗鄰港澳,華僑眾多,海外僑胞熟悉各國產業及社會發展情況,是廣東獨具優勢的重要發展資源,應該優化政策以吸引更多華僑回來;同時,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機遇,佛山更應先行一步,吸納港澳地區的國際人才資源為己所用;此外外來留學生也是一個窗口,能幫助“佛山制造”更好地走向世界。
聚焦至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上,王輝耀建議,“可以用柔性引才的方式,吸引55歲以上的海外資深人才來助力裝備制造企業發展。”他認為,目前廣東的人才政策主要關注的是55歲以下人才,但其實有大量55歲以上的海外人才,有豐富的經驗且身體健康,愿意繼續投身制造業。
“例如日本、俄羅斯、烏克蘭,這些國家都有許多高端制造領域的工程師,廣東可以多渠道尋找并引進這些海外工程師。”王輝耀表示,廣東在區位、文化包容性以及城市開放度方面要優于不少內陸城市,更應把握住這一優勢,瞄準海外人才這一群體,解放思想,優化政策,吸引并留住更多人才,以助力本地產業發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