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江蘇省人社廳了解到,過去5年全省人才隊伍建設成績斐然,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省人才資源總量達1158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66.3萬人,高技能人才326.5萬人,專業技術人才總量和高技能人才總量均居全國首位,新增高技能人才數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
為了吸引人才,江蘇出臺了一系列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舉措,如人才新政26條實施細則、科創40條實施意見、支持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昆山兩岸人才合作試驗區建設的意見等。同時,江蘇保障和落實用人單位自主權,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核定的崗位總量內自主確定崗位結構比例和崗位標準,自主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和具有創新實踐成果的科研人員,開辟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江蘇還在全國率先出臺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允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兼職兼薪; 全面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實行外國人人才分類管理; 放寬急需緊缺外籍人才引進條件,對急需緊缺外籍人才,取消年齡限制; 放寬外國留學生在蘇工作限制,允許優秀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直接留蘇就業。
近兩年,江蘇還在職稱制度上進行重大改革。出臺深化全省職稱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制定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下放66所本科院校教師職稱評審權限,調整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政策。率先在全國制定發布職業資格資質認定和涉企培訓考證兩個目錄清單,最大限度為人才就業創業松綁減負。
此外,江蘇率先在全國出臺全省面上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意見,率先出臺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探索試行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為進一步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允許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分別按中專、大專、本科學歷落實相關待遇。
在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共選拔“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76人,選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8499名、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人選2552名。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0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01個,全省累計招收博士后1.3萬余人,成立了江蘇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員會和博士后創投中心。另外,5年來,全省留學回國人員超過3.6萬人,年均增長超過11%,累計引進超過10萬人。2016年開始,江蘇組織實施江蘇省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計劃,兩年來已資助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項目200個,資助新建省級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園10家,省級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示范基地12家。實施江蘇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制度,為在江蘇創新創業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提供便利化服務和優惠政策。
在人才引進的同時,江蘇的職業技能競賽也是蓬勃開展。江蘇在全國率先以省政府名義舉辦江蘇技能狀元大賽,目前,已成功舉辦3屆,共產生31名江蘇技能狀元,近萬名技能人才晉升了職業資格,百萬企業職工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全省每年舉辦各類職業技能競賽100多項。同時實施高技能人才重點工程計劃,培養產業發展的緊缺技師、高級技師11.6萬名,省企業首席技師596名。此外,江蘇還實施高技能人才海外培訓計劃,自2014年起,每年選送100名左右企業一線優秀高技能人才和技工院校骨干教師到發達國家培訓研修。
有了人才,還要完善人才服務。省人社廳在全省組織“助力特色產業創新專家行”活動,根據重點產業布局和實際需求,針對創新創業型企業、小微企業等面臨的項目難題、技術瓶頸,5年內有針對性地組織1000名左右物聯網、新材料、新醫藥等各種行業頂尖專家,集中赴基層“抱團”開展項目論證、智力服務、技術咨詢、產學研合作等服務。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業高端人才培育、骨干企業培育、產業園區建設、標準化建設四大工程。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省共有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企業5612家,從業人員6.4萬人,總量位居全國之首,年營業總收入達1300億元。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