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了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為我國未來金融發展確定了總基調、指明了大方向。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營業管理部高度重視,在7月21日召開的沈陽市金融形勢分析會上第一時間向全市金融機構傳達了關于金融工作“三項任務”的部署。幾個月來結合沈陽市經濟金融發展的實際,要求金融充分發揮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作用,在引導全市金融機構為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源源不斷地輸入新鮮血液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一)加強窗口指導,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今年以來,貨幣政策與監管政策的調整對沈陽市金融機構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營業管理部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對銀行類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通過召開金融運行季度、月度分析例會、全市銀行融資工作會議以及專題調研等形式,引導金融機構完善信貸政策,加大信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積極推動金融機構拓寬非信貸融資渠道。先后制定《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信貸工作指導意見》《關于做好2017年沈陽市信貸工作的指導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沈陽市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著力為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金融支持。
(二)促進銀企對接,增強微觀經濟活力。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年”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方式有效暢通中小微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信息交流。一是組織各金融機構編寫《沈陽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指引》,匯集了全市30多家中資商業銀行170余款中小微企業貸款品種,積極向企業宣傳推介,引導融資顧問進企業。二是調動各金融機構從培育企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利用多種金融服務手段為企業量身定做金融產品,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今年有針對性地投放支小再貸款1.8億元,辦理再貼現14.94億元,同比增加5.1億元;給予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下調準備金率,直接釋放資金約60億元。引導和帶動金融機構積極投身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三)強化“三農”領域金融支持,積極發展普惠金融。牽頭制訂《沈陽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扎實推進于洪區試點工作。2017年上半年,沈陽市全轄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累計發放貸款12.65億元,全市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及協議抵押貸款余額10.92億元。多措并舉助推脫貧攻堅,制定下發了《沈陽市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結合沈陽的工作實際,以康平縣為工作重點地區,推動涉農金融機構深化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的造血能力。上半年,營業管理部向縣支行提供扶貧再貸款限額2億元,拉動全市精準扶貧貸款1.58萬筆,金額39.3億元。繼續推動普惠金融體系建設,切實做好《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落實工作。
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一)全面提升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業健康發展的保障,人行沈陽分行營管部潛心耕耘,為沈陽市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一是扎實做好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建設、運行維護和推廣應用工作,為全市資金清算提供良好的基礎金融服務支持。二是不斷擴大金融IC卡應用范圍,促進金融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的融合,組織協調沈陽市內各商業銀行、中國銀聯遼寧分公司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加強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擴大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廣度和深度。三是以征信體系建設為突破口,促進征信體系在社會經濟生活各領域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2017年上半年,沈陽市共設立38家個人信用報告查詢網點,企業征信系統累計為全市3.8萬戶企業和組織發放了機構信用代碼,建立了信用檔案,全市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查詢量超過34萬份。
(二)金融穩定和金融管理工作扎實推進。加強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處置工作,基本實現對銀行、證券和保險機構風險監測全覆蓋;加強對具有融資功能的非金融機構和民間融資、非法集資、互聯網金融等融資形態的監測。同時加強依法行政工作,有序開展行政執法信息公示,穩妥推進空頭支票行政處罰改革試點工作,優化反洗錢分類評級指標體系,加大可疑交易分析力度。繼續做好存款保險工作,建立問題投保機構風險監測和報告制度,完成存保評級系統測試工作。
(三)提高金融風險監測和應對能力,維護轄區金融穩定。規范各項指標監測體系,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一是加強對轄區內各類金融機構各項指標的分析監測,繼續開展大型有問題企業風險監測工作,完善金融風險應對處置預案,定期開展應急預案演練。二是建立完善沈陽市金融監管信息共享機制,克服沈陽市沒有市級銀、證、保監管機構的困難,協調遼寧省銀監局、保監局、證監局,建立了沈陽市金融穩定信息共享機制,定期互通監測數據;與政府相關部門建立了非法集資、小貸公司、擔保等方面信息互通工作機制。三是加大對金融領域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與沈陽市公安局聯合成立“沈陽市聯合整治支付結算重大違法犯罪辦公室”、警銀預警服務信息平臺,防范相關金融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大反洗錢現場檢查力度,實現了對銀行、證券、保險機構類別的全覆蓋,維護了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穩步推進金融改革不斷深化
(一)積極推動金融支持國家重大戰略方針。積極推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機械制造、農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的支持力度,推進與沿線國家的國際產能合作;加強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充分展示沈陽在改善融資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方面付出的努力,重塑各方對沈陽經濟金融發展信心。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在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的創新實踐。
(二)全力配合金融支持沈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圍繞沈陽市全面創新改革示范區建設的總體目標任務,細化國家優化金融生態改革試驗的各項任務,結合政府政策需求,進一步深化對各金融板塊的功能、業態、布局等的研究,推動金融服務方式和金融產品創新。2017年3月,營業管理部與沈陽分行共同召開推進沈陽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座談會,就發揮人民銀行職能作用、主動作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議題提出《金融支持沈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措施及建議》,共計61條措施建議和3條工作建議。
(三)升級銀企對接模式,打造線上平臺。加強與市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與發改委聯系開展建立沈陽市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工作,同時積極推進沈陽金融(信用)網和網上融資對接平臺(一庫一網一平臺)建設工作。通過線上線下融資對接解決銀行信貸與企業需求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產融結合的日常化對接。充分利用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平臺,與政府有關部門共同開展宣傳推廣工作,推動政府采購主體以及國有大企業、大型民營企業等供應鏈核心企業加入平臺,積極做好應收賬款在線確認,盤活應收賬款存量,為企業融資提供新模式,切實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緩解融資困難。
更深入落實三大任務
(一)進一步發揮金融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中的積極作用。積極推動融入“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機械制造、農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的支持力度,推進與沿線國家的國際產能合作。將充分利用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試點優勢,規劃金融資源在境內外的合理配置,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圍繞境外金融服務領域,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加強金融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等,探索形成適應本地發展的新經驗,推進區域性國際化金融中心建設。將圍繞國家綜合試驗區政策,深耕金融科技領域,鼓勵金融機構運用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建立基于、云計算、區域鏈等技術的金融新模式新業態;嘗試突破傳統金融發展思路,積極適應互聯網、特征,高度重視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依托聚集發展優勢,力求形成新的“+金融”的發展模式。
(二)進一步發揮金融在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的服務作用。鼓勵金融機構把新一輪東北振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結合起來,快速推進金融機構與重點園區、重大項目、重點行業和企業的對接工作;積極開展債券融資、投貸聯動,產業基金等非信貸融資業務,拓寬支持沈陽經濟發展的融資渠道。通過對科技金融領域的深入探索,將鼓勵金融機構不斷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傳統行業升級改造、生態環保等有利于促進新經濟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領域的支持力度,增強東北振興發展的創新驅動力。
(三)進一步優化金融發展環境。以深化金融改革為契機,不斷形成市場化、法制化金融運行發展機制,不斷督促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逐步合理調整業務結構和經營數據,實施穩健經營。健全地方金融生態環境評價體系。優化社會信用環境,擴大征信產品覆蓋范圍。加強金融與公安、檢察機關、海關等部門建立協調機制和情報會商機制,切實保護金融消費權益。加大對金融人才的培養和高端人才的引進工作,推動成立“金融助力沈陽振興發展智庫”,對接國內外知名金融智庫平臺,致力于深度挖掘國家各種政策利好,結合沈陽自身產業特征、區位特征、資源稟賦特征,加強政策宣傳,為政策轉化為沈陽實際發展提供成分有效的智力支撐。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