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日報記者從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管理局獲悉:中西部地區首個海外信托基金項目將于近期在新加坡上市。這將是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以下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中,重慶企業發掘和利用新加坡國際金融市場的又一重大突破。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啟動以來,市金融辦、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外管部)等金融專委會成員單位與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有關部署,切實結合中新雙方企業、金融機構發展需求,探索完善金融開放創新政策體系,謀劃實施一批高起點、高水平、創新型的示范項目,不斷提升中新互聯互通金融服務能力,提高對西部地區的示范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
新渠道、新產品不斷擴大實體經濟受益面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瞄準了海外融資市場。而中新金融合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探索完善金融開放創新政策體系,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幫助重慶及西部地區企業引入低成本海外資金。
去年以來,隆鑫控股、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等大企業通過中新跨境融資通道獲取了海外低成本、長周期的資金;同時,重慶誠潤機械有限公司、重慶博騰制藥等一批中小民營企業也享受到了實惠。2016年底,誠潤機械成功獲得新加坡銀行機構2年期、340萬美元的跨境融資,融資綜合成本(含鎖匯成本)僅為4.8%。
目前,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跨境融資通道已基本建成,覆蓋了跨境發債、國際商業貸款、融資租賃等多種類型和美元、人民幣、新元等多個幣種,惠及近20個區縣,涉及制造、航空、農業、醫藥多個行業領域。項目累計落地跨境融資55筆,總金額超過40億美元,平均綜合融資成本為4.86%,融資期限大多為3年及以上。
地處西部地區的重慶企業,怎樣才能獲得境外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認可?這是跨境融資面臨的首要問題。為此,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邀請了標準普爾、惠譽和穆迪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來渝考察;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7個市級部門共同宣介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有效爭取到國際評級機構對重慶經濟發展和信用環境的充分認可。受益于此,一批重慶企業獲得國際評級機構的較高評級,成功發行海外債券,吸引了一大批國際大型機構投資者的認購。
在項目推動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等重慶金融機構積極對接市場主體需求,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國際資本運作能力及專業服務水平大幅提高。目前,重慶已在全國率先開展針對新加坡市場的“出口雙保通”貿易融資、跨境資產轉讓等創新產品,為全國金融產品創新作出了有益探索。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