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以下簡稱《綱要》)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提出,要改進人才管理方式,鼓勵地方和行業結合自身實際建立與國際人才管理體系接軌的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2016年,繼《綱要》發布之后,中央出臺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領域和環節上要取得突破性進展,人才管理體制應更加科學高效。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作為人才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平臺載體,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紹我國典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在人才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舉措,總結當前我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現有模式,分析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并提出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對策建議,對深化我國人才體制機制創新具有建設性意義。
一、目前我國典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基本情況
在國家層面,目前國家級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有兩個,分別是中關村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和廣東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在省級層面,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湖北、山東等30個省、市、區都建立了典型的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見表1)。
東部地區已經開展或即將開展的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有:北京中關村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天津“雙創特區”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上海“雙自聯動”建設人才改革試驗區,江蘇蘇南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浙江推進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杭州、寧波、嘉興、湖州、金華等地),福建閩臺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區,山東依托四大經濟區建設5個市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濟南、青島、濟寧、萊蕪、德州),廣東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海南生態軟件園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驗區。
中部地區已經開展或即將開展的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有:山西科技創新城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安徽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人才特區,江西10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河南鄭州航空港引智試驗區和鄭州高新區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湖北武漢東湖人才特區,湖南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西部地區已經開展或即將開展的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有:內蒙古“草原硅谷”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廣西北部灣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寧夏銀川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新疆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四川成德綿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云南將在滇中新區、瑞麗、勐臘(磨憨)重點開發改革試驗區,昆明、玉溪高新技術開發區、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級園區設立人才特區,陜西西安、寶雞、渭南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甘肅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8個市、3戶企業、3所高校和1個科研院所作為試點單位),青海大學人才特區、青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創業人才發展試驗區,重慶市于2012年開始,在巴南區、榮昌區、重慶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重慶經開區、萬州經開區、長壽經開區、重慶理工大學、市科研院、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10余個人才“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