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互聯網革命正向各個領域滲透并加速融合,高明區主動順應“互聯網+”融合發展趨勢,搶占“互聯網+”浪潮制高點,早于2015年便制定并實施《高明區“互聯網+”行動計劃》,在產業、民生、政務、教育等諸多領域大膽探索,增創發展新優勢,加快全區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產業融合互聯網 打開發展新空間
登錄公司官方網站,挑選喜愛的家居風格,然后網上填寫“預約量尺單”留下姓名、聯系電話與居住地,即可坐等工作人員上門測量,個性訂制屬于自己的家具。來自高明的韓麗家居,正通過互聯網定制專屬服務,找到自身發展模式,在家具制造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穩住腳跟,銷售不斷增長。
這種產業融合互聯網的發展模式,在高明已經不算新鮮事。高明很多傳統企業正通過借力互聯網,創新求突破、謀發展,“互聯網+”的融合風潮在高明愈吹愈勁,也在融合中碰撞出耀眼火花。
以高明紡織龍頭企業廣東溢達為例,在這家被譽為“傳統行業中的不傳統企業”里,生產流程中的很多工序信息已經能在手機上呈現。據悉,溢達近年來每年投入約5000萬元,將信息化、自動化技術應用于生產、管理、銷售等各個方面,自行研發了一系列信息化平臺,企業整體效率至少提升了20%,企業效益也得到穩步提升。
在高明,像廣東溢達、海天味業、萬和電氣等一批骨干企業積極應用云計算、等新一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加速了信息化、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拓展了發展新空間。
今年8月,萬和電氣正式推出面向個人、企業開發者的一站式智能硬件開發及云服務平臺。該平臺提供了從產品、設備端開發調試、應用開發、產測、云端開發、運營管理、數據服務等覆蓋智能硬件接入到運營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務的能力。
除此以外,融合互聯網元素,高明還涌現出一批新平臺和新企業。今年8月21日,“眾塑聯”產業平臺在高明舉行成立大會,該平臺以“特色產業鏈+互聯網+金融資本”為運作模式,力圖打造中國首個塑料產業互聯網平臺型總部經濟,這也將有望成為高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樣板。
借力“互聯網+” 提升社會民生福祉
在高明,市民如果感覺身體不舒服,想看三甲醫院的醫生,只需到就近的衛生站,便可通過網絡就診點的電腦及遠程診斷設備連線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醫”)的在線醫生,醫生根據癥狀開出電子處方,患者憑處方便可在衛生站拿藥。
借助“互聯網+中醫”,高明已經實現讓群眾在家門口便可享受三甲醫院服務。而這個改變,還要從去年年中的一次簽約說起。去年5月17日,高明區政府與省二醫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以高明區中醫院作為載體,雙方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新技術開展等能力建設方面深度合作,同時共建全省乃至全國“互聯網+中醫”試點網絡醫院。
“網絡醫院平臺接入高明后,高明的基層群眾可通過這一平臺進行預約掛號、預約檢查、視頻會診,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省內一流的醫療資源和方便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省二醫相關負責人說,借助這一平臺,基層醫生可以將基層做的 B 超、X 光、CT等檢查數據上傳到遠程診斷中心,由省級專家進行診斷,再反饋給基層醫生,從而提高基層醫生的醫療診斷能力和水平。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