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筑往往就是這個城市無聲的宣言。
在中國最北省會城市哈爾濱,一條松花江穿城蜿蜒流過。
這條江北面的黃金水岸地帶,幾年前還曾是一片荒蕪,而今松花江黃金水岸邊快速崛起了一座現代化的科技創新城,最搶眼的就是矗立于核心區的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
這座為創新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的200多米高的大廈,自封頂啟用后就榮升為哈爾濱這座有著北歐風情的“東方小巴黎”最閃耀的地標性建筑。
在“黃金地帶”請進“黃金科技”,彰顯了哈爾濱市要依靠科技引領發展的新內涵。
2016年5月25日,這座哈爾濱新地標建筑迎來最尊貴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考察了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與科技人員面對面親切交流,殷殷囑托,激發出場內外科技人員投身創新創業的豪情。
“加大力度支持邊疆地區加快發展,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10月18日,十九大報告再次振奮了科技創新城內外創新創業的科技人。
習近平總書記一年前來哈爾濱視察時的指示,以及2016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黑龍江省代表團審議時的指示,深深鐫刻在哈爾濱科研人員的心中。
“要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
“要加大人才培養和智力引進力度,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吸引更多人才為振興發展服務。”
“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由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馬晶、譚立英這對科學家夫妻創辦的哈工大衛星激光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預計明年投產后可年產百余臺套衛星激光通信終端,這在世界范圍內還是首家;依托哈爾濱工程大學雄厚科技實力創辦的哈船動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戰略定位于自主研發船舶動力系統高端核心智能裝備,致力于提供綠色智能高效船舶產品;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于2014年12月由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創建,該集團成立的使命就是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成立三年來,該集團打通技術邏輯和市場邏輯,全面對接資本市場,目前在智慧工廠、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領域已培育出40余個技術和市場潛力突出的科技創新企業,推出20余類、100余種高新技術產品,今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10億元……一批批依托高科技成果而創辦的“新”字號企業在哈爾濱這個創新創業的沃土上悄然誕生!
一年多來,哈爾濱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激情奔涌,高知、高智不斷集聚,創新動力愈發強勁,創新創業氛圍愈加濃厚。
如今的哈爾濱,科技創新熱潮滾滾,創新創業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成長。據統計,近兩年來,哈爾濱以平均每天有3.5戶科技企業“誕生”的速度,刷新著這座城市的雙創記錄。目前,哈爾濱市已備案科技型企業5162家。
哈爾濱被公認的豐富的科教優勢開始釋放潛能,激發出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動能,引領了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轉型升級。
在最近的創業時代網全國30個大中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名中,哈爾濱市列東北副省級城市之首。
科技資源富集的哈爾濱向總書記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發揮龍頭作用,向創新要振興
坐落祖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得名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的亞洲大河——黑龍江。地方志記載:“黑龍江水黑,蜿如蛟龍,故名為黑龍江”。而人口接近全省1/3,糧食產量超過全省1/4、經濟總量約占全省2/5的哈爾濱,無愧為黑龍江的龍頭。
哈爾濱要發揮龍頭作用帶動黑龍江省發展,幾乎是每一任省市領導對哈爾濱的期望。
2017年4月18日,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在哈爾濱市調研時指出:“要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切實發揮高校、科研院所數量眾多、科研實力雄厚的優勢,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使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發展為產業。”
2017年8月17日,哈爾濱市委書記王兆力在市委第十四屆二次全會報告中指出:“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大金融支撐力度,加強對大學大所的服務保障。”
發揮龍頭作用,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以創新求振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成為哈爾濱市當前頭等要務。作為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第一臺半導體收音機、第一臺弧焊機器人等諸多“首個首臺套”的誕生之地,哈爾濱這座昔日的老工業基地開始激蕩創新風云。
數據顯示,2012—2016年,哈爾濱市集聚科技成果3928項,轉化、落地2324項;高新技術企業由308家增加到492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13.55%提高到16.2%,科技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哈爾濱GDP占黑龍江省比重由2011年的31%提高到39.7%,為龍江振興打了一針“強心劑”。
魚躍龍昂首,一條巨龍,正奔騰于黑土之上的云霧波濤中。
哈爾濱新區,穿“新鞋”走“新路”
坐松花江觀光索道向北眺望,幾年間,松花江北岸日新月異,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
2009年,哈爾濱提出發展新戰略,計劃在松花江北岸再造一個哈爾濱,打造承載轉型升級重任的“未來之城”。
2015年底,哈爾濱新區作為中國最北的國家級新區,獲批設立。“不能用老體制建新區。”次年年初的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上,黑龍江省長陸昊為其建設敲下了總基調。
哈爾濱新區圍繞“新”字做文章,兩年來,哈爾濱新區掀起“改革風暴”。推行管理體制改革,精簡60.3%的黨政工作部門,推動服務方式轉變;實施政務服務改革,建立施行“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網上聯合審批監管平臺”,減少43%的審批環節;啟動戶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放寬人口準入條件,在黑龍江省首推落戶準入零門檻。
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投資20億元,辟建總面積40萬平方米的創新創業廣場、15.7萬平方米的加速器、100萬平方米的孵化器,現有1000家在孵企業,已初步形成黑龍江省最大的孵化經濟群。
發展環境是助推創新發展的“金鑰匙”。擁有12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42個專業孵化器及“斯達普咖啡”等一大批眾創空間,集聚170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0余家國內外研發機構,先后入駐500余家金融和類金融機構……現今,哈爾濱新區協同發展的創新驅動體系已經形成。
今年6月,步入雙創“黃金時代”的哈爾濱新區,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一個創新要素高度聚集、創造源泉充分涌流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福地正加速崛起。
縱深挺進“一帶一路”,由“末梢”變“中樞”
哈爾濱,深居內陸腹地,東出卻可通過俄方港口經海路抵達日韓,西聯可由陸路經俄羅斯通往歐洲,正以毗鄰俄羅斯、直通蒙古、面向東北亞、連通歐亞大陸橋的“門戶樞紐”姿態融入全球經濟。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