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批準,64個城市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中國湖南長沙入選為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媒體藝術之都”,成為中國首個、全球第9個獲評城市。這意味著長沙在自主創新、文化創意、傳媒藝術等方面的努力獲得了國際社會和文化創意界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1、長沙“申都”成功的決定因素
◆ 三千年歷史文化積淀是基礎
長沙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楚漢文明和湖湘文化的發祥地。數千年的人文歷史,為長沙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長沙簡牘博物館珍藏了珍貴文物3萬余件,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3000余件。此外,湘繡、湘劇、皮影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均保存完好。
圖表1:長沙的歷史文化積淀
◆ 電視、紙媒、互聯網聲名遠揚是核心
長沙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媒體占據首要位置,擁有國際國內驕人的發展成績。長沙媒體產業呈現明顯的規模化與多元化發展態勢,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媒體產業生態群。其中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視覺特效、數字媒體制作,是長沙媒體藝術行業的重要組成。
◆ 文化產業園提升了民眾藝術素養是關鍵
長沙三館一廳建成、李自建美術館、謝子龍影像藝術中心、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等場館投入運營,后湖文化產業基地已具規模,馬欄山文化創意產業園步入快車道。截至目前,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園數量已經超過70家,其中,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區作為全國最受關注的文化產業園,年產值超過80億元。
一大批文化中心、文化產業園投入使用,提升了長沙市民的文化藝術素養,成為長沙“申都”成功的關鍵因素。
2、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園遍地開花
除長沙外,我國多個城市也正在積極開發文化創意產業園,尤其是在各區域的中心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創意產業集群化分布進一步顯現。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六大創意產業集群,其中以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為代表的珠三角、環渤海和長三角等東部地區為國內創意產業發展的三極。此外,中部地區的湖南、湖北,西部地區的重慶、四川、陜西、云南也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產業基礎。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域發展模式與產業整體規劃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我國正常運營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數量達到了2543家。此外,還有近萬個正在籌建或直接更名的產業園區,全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勢頭強勁。
3、文化創意產業園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統籌規劃,加快推進國家級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進程,培育和推廣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頭企業和文化產品。而此次長沙申都的成功,將帶動文化創意產業園新一輪的加速。在積極的產業政策推動與長沙申都的影響下,創意產業園區也將迎來美好的發展前景。未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將朝著國際化、融合化、虛實結合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