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黨和國家事業新征程的一次大會。會議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黨的十九大報告重新定義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明確指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已成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特征,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變遷的把握和對人民向往的回應,是對未來國家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的精準定位。
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主要矛盾是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這就需要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統籌兼顧處理次要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要求我們在繼續推進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美好生活需要的供給上下更大功夫,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就北京市發展而言,應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牢固確立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強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推進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提升首都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稅收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籌集財政收入、調節分配、促進結構優化的職能作用,在服務新時代改革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通過依法組織稅收收入,實現稅收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可以為改革發展提供充足的財力支持;另一方面,通過有效運用稅收杠桿,實施精準靈活的調控措施,可以調節社會收入分配,鼓勵特定行業和區域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發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