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興則民族興,人才強則國家強?!敖泧伟?,人才為急?!背鞘械陌l展,關鍵在人才。一名優秀人才,就能聚集一個創新團隊,就能培育一個創新企業,帶動一個創新產業,打開新天地。正因如此,近年來,沈陽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
昨天,我們沈陽就去濟南“搶人才”了!
人才爭奪戰
昨天,沈陽市“引老鄉回家鄉 引校友回沈陽 引戰友回駐地”(濟南站)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
引老鄉回家鄉
引校友回沈陽
引戰友回駐地
又稱“三引三回”
是沈陽市委市政府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通過挖掘整合老鄉、校友、戰友資源,搭建“資智回沈”平臺,進一步凝聚推動轉型創新發展強大力量的一項重要舉措。
這一次的“三引三回”活動,主要有三個目標:
簽約一批有拉動作用的投資項目,特別是大項目、好項目,引進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實用人才;搭建“資智回沈”平臺,動員老鄉、校友、戰友積極投身沈陽轉型創新發展,實現沈陽對外交流渠道不斷擴大,合作空間進一步拓展;完善招商引資和人才引進政策體系,為“資智回沈”項目和人才提供優質貼心服務,實現項目落地、人才回流。
01引老鄉回家鄉沈陽市外經貿局副局長岳貴君在會上介紹,目前沈陽市已與30個外地遼寧(沈陽)商會負責人取得聯系,通過商會組織把沈陽老鄉、遼沈籍乃至東北地區的在外客商請回沈陽,以情招商。爭取月底前在沈陽召開現有30家外地遼沈商會負責人參加的“引老鄉回家鄉”活動專項說明會。
下一步將利用春節回鄉機會,開展鄉村游、工業游等一系列回沈陽、看沈陽活動。計劃在今年春節期間召開項目對接會、座談會,遴選一批技術領先、與沈陽市產業發展結合緊密、輻射帶動性強的項目進行合作洽談,并按洽談成熟情況,逐次簽約落地,并適時統一舉行簽約儀式。后續將根據企業、項目發展的實際,為其提供政策、資金等一系列服務。
02引校友回沈陽在吸引校友回沈方面,沈陽市將建立優秀校友信息庫,據沈陽市委教科工委副書記趙慧介紹,市委教科工委正組織高校、中小學、職業學校,匯集各界校友信息,建立優秀校友信息庫。同時組織協調市直相關部門和各地區圍繞產業發展需求,以項目為牽動,形成資本、人才、智力需求庫。在校友提出的意向中,遴選一批技術領先、與沈陽產業發展結合緊密、輻射帶動性強的項目進行合作洽談,并按洽談成熟情況,逐次簽約落地。
以圍繞優化政治生態和實現振興發展兩大任務制定的17個政策性和制度性文件為支撐,優化形成政策“組合拳”,最大限度地為項目落地和校友回沈創業提供政策保障。
03引戰友回駐地據沈陽市軍轉辦主任崔劍平介紹,目前市人社局正在全市范圍征集“戰友人才”,對征集上來的“戰友人才”將建立信息,組織專人管理、維護和實時更新。“戰友人才”是指在沈陽市出生并參軍或非沈陽市生人在沈陽市駐軍服役過的戰友,現在外省市工作,并在企業經營、教學、科技、研發、經濟、文化等相關領域取得較大成績的人才。
對于進入“戰友人才”的信息的人員,將采取電話溝通、當面拜訪、發慰問信等方式,建立聯系,互通信息。對部分積極關心、幫助沈陽建設,為沈陽社會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戰友人才”,由沈陽市委、市政府發出聘請邀約,擔任沈陽市相關單位或部門的榮譽職務、兼職職務或授予榮譽市民等稱號。
春節期間,市人社局計劃召開“戰友人才”項目對接座談會。明年,擇機在北京、上海、成都等“戰友人才”密集地區召開“戰友人才”“資智回沈”座談會,吸引他們回沈陽投資興業,貢獻智慧。
為了吸引人才
沈陽可沒少放大招
今年8月,就曾經出臺
《沈陽市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
投資近百億元
對高層次人才進行資金資助與獎勵
沈陽人才新政24條
在引進人才方面,對引進的頂尖、杰出和創業型領軍人才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100萬元資金資助并額外給予100萬元、50萬元購房補貼,在人才配偶隨遷和子女入學服務、醫療服務等方面提供相關配套政策。對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創新創業團隊,給予50-3000萬元項目資助。其中,對頂尖人才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最高給予1億元項目資助。支持留學歸國人員來沈創新創業,對博士給予15萬元生活補貼。
對沈陽市企事業單位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給予3年每月1000-2000元資助。對在沈創業的博士,技術或專利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的,給予10-5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
對在沈工作的領軍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依據所做貢獻程度,按其工資薪金應納稅額的15%,由市財政連續三年予以補助。對在沈創業并獲得盛京人才有關政策獎勵的高層次人才,按其獎勵資金應納稅額的20%,由沈陽市財政予以一次性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