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是我國在新時代金融改革創新的重點領域。在日前與新區舉行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天津于家堡峰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以新時代、新金融、新科技、新安全為主題,聚焦金融和科技融合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變革和新挑戰,深入研討科技驅動金融業轉型升級、互聯網金融網絡安全等重點問題,展望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方向。
聚焦 1
科技驅動金融業轉型升級
科技驅動金融業轉型升級已成為業界共識。與會專家認為,金融科技的價值在于技術引領金融創新,應借助互聯網金融發展機遇走向普惠金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金融科技正在不斷推動金融業加速發展,但同時,金融科技不會改變金融風險隱蔽性、滯后性等特征,因此在金融安全和風險治理方面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優化了傳統金融的經營模式、風控模型、投資策略,在拓展金融服務覆蓋面、完善金融產品供給、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新成效。”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金融科技為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泛在優勢,使得金融服務“飛”得更遠。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曲家文坦言,普惠金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因其短小、頻、急的特點,導致服務的成本高、收益小、風險大,而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應該說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風險防控的能力。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夏杰長則認為,讓互聯網金融真正回歸普惠金融,應依靠、云計算建設普惠金融發展的機制,搭建互聯網金融發展普惠導向的政策體系,并完善互聯網普惠金融的信用增信體系。
聚焦 2
金融科技帶來新安全問題
與會專家紛紛表示,金融科技雖然成績卓越,但應用水平參差不齊、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金融科技帶來了許多新的安全問題。
“移動互聯網金融密碼應用面臨挑戰。未來手機可能會成為金融支付等等各種終端,密碼、硬件、軟件的安全面臨很多的問題。”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總工程師荊繼武說。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秘書長張健表示,隨著全球網絡發展,未來萬物皆可編程,每一個物體都有它的代碼,可以變成一種智能化的設備,而有代碼的地方就可能會有漏洞和風險,一旦受到攻擊可能會對網絡安全構成威脅。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盤冠員認為,網絡安全需建立多主體協同參與的保護模式,綜合運用技術法律管理等措施進行管理,監管部門、行業組織、相關企業互相聯手,明確各自的職責與任務,扮演好各自角色共同應對。對于監管部門來說,應建立國家級網絡防御型保護體系,在公共互聯網環境維護好安全秩序,為互聯網發展創造良好的大的網絡安全環境。
聚焦 3
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環境
在出席本次論壇的專家們看來,未來濱海新區在數字經濟方面的發展還有巨大的潛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濱海新區作為天津發展的龍頭和引擎,依托自身的產業優勢、區位優勢、技術優勢等,不斷豐富、創新金融業態,已經成為當前國內金融創新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目前,新區聚集了金融經營租賃法人機構9家,商業保理企業近500家,股權投資和管理機構614家,融資性機構15家,特別是聚集了租賃公司2000多家,占全國金融租賃公司資產總額的1/3。
中心商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心商務區將進一步在改革創新上用心用力,不斷完善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各種金融業態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政策環境、營商環境,使于家堡既是創新型金融機構發展的“福地”,又是金融業規范健康發展的“凈地”。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