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把廈門推向了世界,也把世界游客引入了廈門,一個連起廈門和世界的郵輪經濟正日益成為廈門新的經濟增長極。
而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郵輪產業成為廈門與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上佳著力點。
“軟硬兼施”,廈門郵輪產業活力凸顯
2017年6月,廈門國際郵輪碼頭迎來“五輪輪番作業”的盛況,三艘郵輪、兩艘客滾輪同日停靠作業,大型船舶停泊的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在廈門港創下歷史之最。其實,在廈門國際郵輪碼頭,“三輪同靠”“四輪同靠”已呈常態化。
世界郵輪大佬紛紛搶灘鷺島的背后,是廈門郵輪母港軟硬實力不斷提升的不爭事實。
廈門港接待郵輪的歷史由來已久,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就陸續有國際郵輪停靠,是中國大陸最早接待國際郵輪的港口之一。近五年來,廈門郵輪母港的郵輪靠泊量和郵輪旅客吞吐量呈井噴式增長,并屢創新高,2016年接待郵輪艘次達79艘,吞吐量首次突破20萬大關,達200876人次,近三年來增幅位列中國各大港口前茅。
廈門國際郵輪母港與上海、深圳、三亞并稱中國四大郵輪母港,是國家確定的郵輪運輸試點示范港。
2016年起,國際郵輪母港建設被列入廈門市重大專項項目之一,廈門意在通過打造郵輪經濟產業鏈,推動廈門全域旅游,助力“一帶一路”及“海絲”支點城市建設。
首先是啟動碼頭泊位升級改造。廈門國際郵輪碼頭位于東渡港區,岸線總長度1419米,計劃建設4個泊位,目標“亞洲居前,全球一流”。其中0#-2#泊位為郵輪泊位,3#泊位為2萬噸級滾裝輪泊位,總投資預計超過5億元。0#-2#郵輪泊位建成后,可滿足1艘15萬噸級郵輪和2艘8萬噸級郵輪“三輪同靠”,同時0泊位碼頭結構可滿足世界最大的22萬噸級郵輪靠泊要求。
除了碼頭泊位,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還將建設標志性建筑物——全新航站樓。新建航站樓將專為郵輪服務,包括旅客候船、通關、聯檢,辦公面積約5萬平方米,建成后年旅客吞吐能力可達80萬人次,通關和候船條件將大幅提升。
郵輪物供是郵輪產業一大重點,也是衡量母港競爭力的重要指標。2017年6月,在廈門自貿委、海關、國檢、邊檢等政府部門通力協作下,廈門郵輪母港啟動郵輪物供“快速通道”,率先全國實現“保稅供船”“進口直供”監管模式,更好地發揮了母港功能,完善郵輪產業鏈,為郵輪經濟帶來全新商機,促進港口產業轉型發展。
一個充滿朝氣的郵輪產業正在廈門冉冉升起。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