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絲綢之路核心區的獨特地緣優勢,五年來,烏魯木齊市在深度挖掘本地優質文化資源的同時,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以文化交融促民心相通,為古老的絲綢之路不斷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正值新疆旅游黃金季節,新疆野馬古生態園日均接待游客量超過500人。侏羅紀時期的硅化木林、形態各異的胡楊樹,還有我國最大的汗血寶馬基地引得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一位游客告訴記者:“第一次見這么多硅化木,這個遺產我們是在內地看不到的。”
看似在賞風景,實則是品文化。歷經10年建設,野馬古生態園內的景致既橫跨了遠古和現代,更包羅了絲路沿線國家的異域風情,成為連通新疆和中亞的一座文化橋梁。烏魯木齊市文化局調研員王宏偉說:“絲綢之路經濟帶,烏魯木齊是核心區,最大的優勢就是集散平臺作用,怎么樣內聯外引、東聯西出,推動特色文化走出去,成為烏魯木齊市的一個新名片。”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烏魯木齊市一批文化企業吹響西出的號角。通過對阿凡提等新疆元素的再包裝,映象天山、卡爾羅等一批本土企業打造的動漫作品不少都已走出國門。新疆動漫產業聯誼會理事、烏魯木齊新漫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東說:“深入挖掘這些傳統文化,與動漫的表現手法相結合,輻射到中亞地區,對新疆的產業發展帶動力越來越大。”
立足周邊國家,講好新疆故事。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烏魯木齊市出版業也加快走出去步伐,紛紛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近3年來,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走出去”圖書150多種,連續三年被評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新美新電社社長于文勝表示:“我們對外走出去的重點主要放在沿絲綢之路經濟帶,讓世界認識和了解真正的新疆。下一步我們主要考慮借一帶一路的歷史發展機遇,將我們一些優秀文化的圖書音像制品向歐洲進行延伸。”
憑借獨特的地緣優勢,過去五年,烏魯木齊還進一步深化對外教育,目前,新疆高校在周邊國家建設的孔子學院學員參與量已經超過1.5萬人次,成為促進絲路沿線國家文化交融的重要媒介。新疆財經大學教授范曉玲說:“我們不能只盯著中亞五個國家,面要加大,交流的方式也不能太單一,還有人才的支撐。新疆應該好好利用處的地緣優勢帶來的人文優勢,打開經濟貿易的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