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統計局日前發布《河北省2015年社會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報告》,根據新修訂的《河北省社會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全省的社會發展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其中,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五大特點。
國民經濟平穩發展,三產占比逐步提高
2011—2015年,全省GDP分別增長11.3%、9.6%、8.2%、6.5%和6.8%,年均增長8.5%;人均GDP分別增長9.7%、8.9%、7.5%、5.8%和6.1%,年均增長7.6%;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分別增長30.5%、19.9%、10.1%、6.6%和8.3%,年均增長14.7%;人均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分別增長30.6%、17.4%、9.4%、5.9%和7.6%,年均增長13.8%;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34.6%、35.3%、36.1%、37.3%和40.2%,呈逐年提高的態勢,表明河北省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效果明顯。
城鎮化水平逐年上升,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2015年,全省城鎮人口為3811.2萬人,比2010年增加610.0萬人,城鎮化率為51.3%,比2010年提高6.8個百分點,城鎮化戰略實施效果顯著;伴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全省6歲及6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04年,比2010年增加0.17年;城鄉居民人均文教娛樂支出為1384元,是2010年的2.2倍;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22%,比2010年提高1.21個百分點;而每萬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數為30件,比2010年減少15件,下降33.3%。
生活條件逐年改善,城鄉居民安定幸福
2011-2015年,全省城鄉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分別為33.2、33.8、34.4、35.7和36.7平方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2214、13913、15190、16647和18118元,每百戶城鄉居民家用汽車數量分別為17.6、19.0、22.9、26.7和30.4輛,人均生活用電量分別為437、458、467、476和501千瓦時;2015年,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7.3%,比2010年降低6.6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逐年提高,食品支出占消費性支出的比重明顯下降,表明全省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從溫飽向全面小康堅實邁進。
醫療服務能力增強,人民群眾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2015年,全省每千人口醫生數為2.25人,比2010年增加0.41人,增長22.3%;每千人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為4.61張,比2010年增加1.14張,增長32.9%;傳染病發病率由2010年的205.5/10萬降低為184.9/10萬,下降20.6/10萬;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為39.0張,達到2010年的2.2倍;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達到85.2%,比2010年提高23.0個百分點。
生活環境顯著改善,社會和諧程度提高
2015年,全省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為52.1%,比2013年提高16.7個百分點;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為93.9%,比2010年提高2.5個百分點。“十二五”時期,通過節能減排等多渠道綜合治理,全省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
2011—2015年,全省農村貧困人口數分別為795、694、499、394和287萬人,2015年比2010年減少585萬人;農村貧困人口占全部農村人口的比重分別為20.2%、17.9%、13.1%、10.5%和8.0%,2015年比2010年降低13.8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為3.75%、3.69%、3.68%、3.59%和3.60%,2015年比2010年降低0.26個百分點。貧困人口逐年減少、失業率逐年降低,表明我省社會環境逐年向好、城鄉居民生活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