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唐良智主持召開市政府第五次全體會議,對重慶當前工作進了部署。
此前的2日,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任命唐良智為重慶市副市長,并表決通過其為重慶市代理市長的決定。
3日召開的市政府會議強調,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彈性和延展性,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為此要加快產業升級,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智能化產業發展、智能化應用互動發展,以增強經濟質量優勢。
1月4日,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重慶正處于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發展動力轉化階段,尤其是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如何在智能制造領域獲得一席之地,是重慶新時期的重大課題。
工業體系亟待轉型升級
重慶對于產業升級有著較為迫切的現實需求。
盡管重慶延續了GDP增速10%以上的強勢,但從重慶市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前11月經濟數據看,目前全市工業發展仍面臨著考驗,其主要問題在于重慶傳統的優勢產業——汽車制造業的經濟數據出現了變化。
當年1-11月,在電子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74.9%的情況下,重慶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11.0%。
而就同期的工業增加值方面看,在電子制造業增長25.5%的同時,汽車制造業的工業增加值增幅僅7%。
受此拖累,2017年前11月的重慶市工業增加值增速低于2016年同期0.7個百分點。
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汽車工業作為重慶工業的主要支撐,其主要數據在2017年的下降,反映了整個重慶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性。
“同時,即使是目前發展較好的電子制造業,也不可能依靠既有產業結構,維持長期高增速水平。”重慶理工大學MBA中心主任邱冬陽表示,“但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觀察,重慶工業仍將主要依靠汽車和電子制造業,因此解決好這兩大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是重慶經濟繼續保持較高增速的關鍵”。
易小光則用“老樹發新枝”來形容未來重慶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的方向。
進一步講,“老樹”即指重慶的汽車和電子制造業,“無論是汽車工業還是電子制造業,重慶所呈現出的多是傳統的制造模式”,易小光說,“事實上如果細分下去,其中可結合智能化進行升級的方向很多,如重慶正在發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
邱冬陽認為,重慶在創新領域的進步,有賴于兩個層面。第一是“原始創新”,建議未來進一步優化重慶高校創新創業的環境;第二是“技術創新”,“企業的研發投入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通過各種整合資源的方式或直接獲取的創新技術,或在短時間或者某一周期見效,但是不可持續”。因此,他建議對于企業的技術創業,政府亦應該給予更多的扶持力度.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