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是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考察廣東時到達的第二個城市。
在廣東省的“十三五”規劃中,珠海被定位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而港珠澳大橋將在不久后通車,屆時,珠海將成為內地唯一與港澳陸路相連的城市,珠江口的交通格局由此重構。曾面臨著經濟總量太小質疑的珠海,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想象空間。
11月29日,在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網信辦主辦的“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五周年”全媒體采訪活動中,珠海橫琴新區黨委書記、保稅區黨委書記牛敬介紹,隨著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珠海將加快推動橫琴與珠海保稅區、十字門北片區、洪灣片區一體化發展,打造“大橋經濟區”和珠海的新城市中心。12月,珠海將正式拉開一體化建設的序幕。
發力實體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曾考察過的中航通用飛機公司,其研發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不久后將迎來陸上首飛。
11月30日,在中航通用飛機公司的珠海基地,記者見到了AG600,這是世界在研的最大水陸兩棲飛機。
官方資料顯示,AG600共有5萬余個結構及系統零部件、近120萬個標準件,98%的結構及系統零件由國內供應商提供。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向記者介紹,該機型主要用于大型滅火、水上救援等場景,在執行森林滅火任務時,可在20秒內汲水12000千克,并且能夠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
珠海航空產業園管委會主任趙偉媛介紹,AG600即將開展首飛,它填補了國內大能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制空白,并促進通用航空產業和民機工業的跨越。
中航通用飛機公司位于珠海市航空產業園,該園于2008年第七屆中國航展上正式開園,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批復的國家級航空產業基地,也是廣東省唯一的航空產業專屬經濟區。
自此,珠海結束了有航展卻無真正意義上的航空產業的“隱痛”。成立以來,產業園引進落戶69個航空產業項目,投資額超過670億元,包括通用飛機制造、通用航空運營服務、飛行校驗、飛行培訓、公務機運營、航空電子、零部件制造等在內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趙偉媛介紹,未來珠海將繼續圍繞中航通飛公司這一龍頭項目,繼續引進具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航空產業項目,不斷完善航空產業體系。
航空是珠海進行產業拓展的其中一個方向。珠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龍廣艷向記者介紹,珠海經濟總量偏小,實體經濟偏弱。未來將狠抓實體經濟不放松,以產業結構優化為重要支撐,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西部先進制造產業軸和東部高新技術產業軸。
目前,珠海已經初步形成以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為重點的產業集群和以ABB、格力智造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高欄港區海洋工程裝備基地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今年前三季度,珠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8.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2%,這一增速水平在廣東省各市中位列同期第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珠海的第二產業增加值894.88億元,增長10.9%;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9.6%,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8.6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1.9%。
創新示范區和自貿區“聯動”
按照部署,珠海正在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橫琴自貿試驗片區“雙自聯動”發展。珠海發改局局長于思浩向記者介紹,通過自創區、自貿區的政策優勢與各種創新資源要素“強強聯合”,體現出疊加放大、互補共享、合力推進、快速發展的優勢。
過去5年間,珠海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了2.2倍。珠海也在第八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今后5年將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