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常州)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報告(2017年1-3季度)》12日在江蘇省常州市正式發布,該報告從智能制造應用角度,構建行業滲透率、行業應用指數和行業競爭力指數三大模塊,全面追蹤主要行業智能制造應用態勢,為業內提供信息工具與決策參考。
“新華(常州)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指數”是表征中國智能制造應用領域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新華(常州)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指數”涉及電氣設備、生物化工、金屬冶煉、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制造、機械設備和新材料八個行業,指標覆蓋市值、營業收入、利潤、每股收益、營業周期、科技論文和創新專利等多個維度。
該報告顯示,截至2017 年三季度,我國主要行業仍處于智能制造概念滲透期。智能制造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覆蓋率呈現三個梯隊。金屬冶煉、機械設備制造、汽車制造三個行業滲透率相對較高,分別為13.58%、12.89%和12.40%,智能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到較多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化工行業的滲透率較低,分別為4.89%、5.09%,行業智能化仍在初步布局階段;電氣設備、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智造滲透率處于平均水平,分別為 8.84%、6.5%和7%。
根據該報告,2017 年三季度,主要行業智能制造應用指數穩中有升。分行業看,電氣設備行業主要細分應用指數大于1,營收應用指數、利潤應用指數分別為6.16、4.67,顯示該行業智造企業發展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生物化工行業每股收益應用指數、營業周期應用指數分別為 3.50、1.44;金屬冶煉行業市值應用指數、營收應用指數、利潤應用指數、科技論文應用指數和創新專利應用指數均大于 1;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營收應用指數、利潤應用指數的季度數值分別10.68、8.98;新能源行業營收應用指數、利潤應用指數分別為 3.47、4.08,行業智造企業盈利能力較高;汽車行業市值應用指數、營收應用指數、利潤應用指數的季度數值均小于1;機械設備行業市值應用指數、營收應用指數、利潤應用指數、營業周期應用指數分別為1.44、4.21、3.25 和1.29;新材料行業營業周期應用指數為 0.88,表明新材料智造企業的營業周期長于行業平均水平,面臨更高經營風險。
報告分析顯示,截至2017 年三季度,主要行業智能制造競爭力指數數值高于比值 1,表明大多數行業智造企業的競爭力優于同等市值規模的傳統行業企業。分行業看,電氣設備、金屬冶煉、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智造企業在主要競爭力指標上均優于同等市值規模的傳統企業。其中,金屬冶煉智造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是同規模傳統企業的 4 倍以上;生物化工、新能源、機械設備行業智造企業競爭力指數表現優異,營業收入、利潤規模、每股收益等指標均優于同等市值規模的傳統制造企業;汽車行業競爭力指數近兩年的各維度數值均大于 1,智造企業競爭力優于傳統制造企業,2017年三季度,汽車行業科技論文和創新專利競爭力指數分別達到4.68、8.01;新材料行業智能制造競爭力指數表現稍弱,除每股收益指標略有優勢外,營收、利潤等細分指標數值均小于 1,競爭優勢稍顯不足。
“新華(常州)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指數中心聯合中國(常州)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共同發布,該指數依托新華社遍布全球的信息采集網絡,開展數據采集,加工和分析,旨在為政策制定者、業界人士和戰略投資者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