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公布了《2018年南京市城鄉建設計劃》,昨天下午,南京市政府召開發布會,解讀2018南京市城建計劃,紫金山記者從會上獲悉,南京正在落實人才安居房100萬平方米,而且部分開發區、產業園區的人才房為了招才引智,將推出免費入住1-3年的“免費人才房”。
交通:建成軌道交通寧溧線,續建6號線等5條線路
今年的南京城建計劃緊盯東部地區省會城市、重要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定位,進一步提升南京首位度。續建溧高、寧合、寧馬等高速公路新改建工程,推進340省道南京段等干線公路建設,啟動實施南京北站綜合客運樞紐工程,推進龍潭、七壩等港區碼頭和疏港鐵路建設,加快構建水公鐵多式聯運的集疏運體系。
建成軌道交通寧溧線,續建6號線等5條線路,開工建設寧天線南延等4條線路,進一步完善“井字形加外環”城市快速路系統和“經六緯十”主干路系統。
保供:建設公交場站30座、公共停車場14座
完成城南水廠取水口整合及深度處理改造等項目,加快啟動主城應急水源地建設,全市新改建供水管道100公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新建濱江天然氣應急調峰儲配站,新建燃氣管道150公里,改造危舊燃氣管道130公里。建設公交場站30座、公共停車場14座,新增公交專用道30公里,購置新能源公交車1380輛。
宜居:完成主城51條和非建成區8條河道水環境整治
加大城市水環境治理力度,全面啟動建成區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行動,基本完成主城51條和非建成區8條河道水環境整治; 完成全市2742個片區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能力; 新建400個行政保留村污水處理設施,提升農村污水處理能力。全面推行海綿城市建設,確保建成區5%以上面積達海綿城市要求。加快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強化工地揚塵治理。推進城東環境資源再生利用中心等一批環衛設施項目,提高城市垃圾無害化、分類化、資源化處理能力。
環境:完成主城水佐崗等192個老舊小區整治任務
按照市政、綠化、交通、市容、立面“五位一體”整治要求,實施城西干道、應天大街等16條主次干道和461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開展城市綠化整治提升,實施中山陵、玄武湖景區環境整治,新改建廣場及游園綠地22處,建設綠道288公里,完成萬株楊樹更新改造。加快城墻本體及兩側環境整治,實施光華門以東、神策門以西及昆侖路干休所搬遷等城墻遺址保護工程,完成外秦淮河沿岸環境整治,推進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秦淮段、新堯新城段建設,助推城墻申遺工作。完成主城水佐崗、寧夏路片區等192個老舊小區整治任務,改善老城人居環境。深入推進“公廁革命”,完成85座城鎮公廁新改建任務。
安居:落實人才安居房100萬平方米
加快建立多主題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滿足多層次的住房需求,新開工保障房400萬平方米,竣工300萬平方米。實施棚戶區改造新三年行動計劃,年度完成棚戶區改造400萬平方米,從根本上改善城市面貌和居民居住條件。積極培育住房租賃市場,全年新出讓土地中計劃安排300萬平方米租賃住房,籌集租賃房源100萬平方米。落實人才安居房100萬平方米,助推創新名城建設。
南京市房產局副局長趙書健在會上介紹,一部分開發區、產業園區所建的人才房為了招才引智,將推行1-3年免費入住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