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具有特殊意義。”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對廣東發展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確要求,希望廣東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珠海經濟領域的建設者備受鼓舞,紛紛表示,總書記的講話為珠海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大家信心更加堅定,將在各自崗位上真抓實干、奮發進取,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為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貢獻珠海力量,培育新動能,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立足制造業?壯大實體經濟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珠海堅決把著力點放在以制造業為根基的實體經濟上。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著眼于全球制造業回歸和“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以及廣東“制造業立省”等戰略部署,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對珠海發展戰略方向深刻認識和科學謀劃,全市上下形成共識:實體經濟是珠海發展的根基,要把壯大實體經濟作為珠海經濟向上突圍的戰略支撐,把資源和政策向實體經濟集中。
2018年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一系列數據顯示,珠海實體經濟貢獻率提升明顯,由于房地產調控取得實效,珠海經濟增長正逐步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等。除了在園區建設、招商引資、企業培育、技術改造等方面出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系列政策,啟動橫琴、保稅、洪灣片區一體化建設,調整富山工業園管理體制,新設立智慧產業園,珠海工業和建筑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3.6%,比前年提高16.2個百分點。
同時,珠海創新環境得到不斷優化,目前珠海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突破1400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全省第二。另外,珠海創新企業發展日益蓬勃,去年珠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達到了306.87億元,占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7.8%。包括格力智能裝備制造、泰坦新動力、云洲智能等科技型企業產值翻倍增長。而麗珠醫藥、健帆生物、賽納打印等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發展良好。納睿達、四維科技、光馭科技等新興企業的成長也在不斷加快。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自然也得益于去年諸多創新措施的突破和區域合作逐步深化。記者從報告中獲悉,去年橫琴新落地了84項制度創新措施,9項創新措施在全省復制推廣,粵港澳緊密合作示范區也同時加快建設,橫琴新注冊港澳企業849家、增長72%,粵澳合作產業園16個項目開工建設等。
2018年,新的經濟征程中,珠海將全力建設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龍頭。推動格力國際智能制造產業園、國際機器人產業科技園、偉創力工業4.0制造基地和云洲智能無人船產業基地等智能工廠建設。
全國兩會期間,在談到日后如何發展實體經濟的問題上,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董明珠表示,振興實體經濟,不管制造業還是服務業,關鍵是要有“工匠精神”,要講誠信,沒有誠信,一切歸零。她強調,制造業無論高端低端,都要在生產過程中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通過對基礎材料的研究和技術的掌控,提供消費者信賴的精品產品。
堅持綠色發展?新興產業蓬勃興起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改革開放以來,珠海堅持走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綠色發展道路,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但在新一輪的產業布局中,珠海產業高端化、生態環境優等已成為后發優勢。近年來,航空、生物醫藥、新能源等一批新興的智能制造企業也在珠海蓬勃發展。
2017年12月,我國自主研制、全球在研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珠海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領域的空白,成為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