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數字經濟產業園區被稱為溫州數字經濟“第一園”。在該園區里,如此快速的數據增長并不是個例。依托科教資源、政策支持、創新孵化等一攬子利好,我市數字經濟產業集聚效應正在凸顯。
產業聚集 數字經濟效應顯現
“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電子信息產業也是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多年來,溫州一直都沒有真正意義的軟件產業園區。去年上半年,甌海軟件行業產值僅4000多萬元。”溫州市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葉衍曉坦言,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年,甌海區利用回購的騰旭服飾原廠房主樓,依托溫州市高教園區平臺,打造溫州軟件信息產業園。
走進園區,昔日的舊廠房已經大變樣,有了恢弘大氣的外立面,充滿“智慧”元素,智慧一卡通等13個管理系統,涵蓋信息網絡系統、綜合管路系統等29項內容。葉衍曉稱,園區的智慧升級,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
去年,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經過擴容,總面積達12.1萬平方米。園區聚焦數字經濟、智能裝備、新材料、生命健康四大新興產業,建設了四大“園中園”,溫州軟件信息產業園是其中之一。數字經濟在這里有了全新的發展。葉衍曉表示,正在致力積極探索產業經濟數字化、數字經濟產業化,促進信息經濟與其他三大產業融合發展。
力德節能原本是一家做節能空調的企業,在節能監控中,因為掌握了,成功轉型成一站式后勤管理平臺;大賣客從互聯網經濟起家,也在逐步延伸到線下;在和“數字”碰撞中,企業產值數據增長可觀。
隨著信宇科技、茜茜卡等大型企業入駐,以及專業化平臺建設,園區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并成功孵化培育了溫州安寶樂鞋業科技有限公司、溫州玖源鋰電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
去年,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實現總產值4.59億元,其中數字經濟產值2億元,增長6倍多,入駐信息經濟產業方向企業79家,數字經濟發展集聚效應顯現。去年11月,溫州軟件信息產業園被認定為溫州市數字經濟產業園區。
資源共享 沖刺10億元產值
“我們提供種子資金、創新券等支持,為企業實現資本、培訓、技術、人才等增能。”溫州福地信息軟件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傳寶介紹,平臺引入了杭州福地創業園運營管理模式,以及杭州夢想小鎮灣西加速器創業輔導資源等,借力借智,培育溫州數字經濟。
為壯大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園區里還建成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三種創新服務載體,可實現“苗圃-孵化-加速”全鏈條孵化模式,企業(項目)在不同成長時期,可以享受相應的孵化空間、優惠政策以及配套服務支持。
在人才和資金保障上,甌海坐擁全市最豐富的科教資源,探索校地“雙聘”機制,園區與溫大、溫醫大等高校合作,目前有創業導師40余位。去年以來,園區與20余家投融資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擁有5億元的資金支持。
“不僅是這些基礎資源可以共享,園區里的企業也在相互尋求合作,以數字經濟為依托,更是撬動傳統產業轉型。”浙江理工大學甌海研究院院長吳群介紹,如智能鎖的研發為甌海鎖具行業發展護航,精準醫療領域也不斷取得突破。
此外,園區主動承接先進地區的溢出效應,重點發展工業生產智能制造軟件、行業等軟件及信息服務企業,驅動區域產業提升,如從杭州引進了浙江縱橫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布局5G數字化。
“今年我們計劃數字經濟產業產值突破10億元,為了更好地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園’,已確定《溫州市美國硅谷海外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建設岸孵化器總部,計劃與美國硅谷、劍橋大學、圣地亞哥、佛羅倫薩、以色列等地區及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吸引全球優秀的人才和項目100個左右。”葉衍曉表示。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