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來自哈爾濱市南崗區一組亮眼數字,更為這個春天帶來濃濃暖意。一季度,南崗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6億元,同比增收2.7億元,增長2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4.1億元,同比增收2.6億元,增長22%;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96.8%,實現首季開門紅。
亮眼的數字,折射創新“蝶變”的發展路徑。近三年來,南崗區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舊動能轉換,“新字號”企業數量激增;以“奔跑狀態”掀起產業項目建設新熱潮,新興產業密集涌入;持續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管控財源涵養稅源,2017年底,南崗區登記注冊企業戶數達32918戶,同比增長66.47%,每天新增市場主體70家,企業“引得來”“留得住”“長得快”,跑出南崗“加速度”。
哈爾濱市南崗區委書記梁野說:“實現首季開門紅,是激發市場活力與科技創新動力累積釋放的結果,也是打贏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的階段性成果。南崗區堅持‘打科技牌走創新路’,新動能正在顯效發力,支撐南崗區走上一條質量最高、效益最好、結構最優、優勢充分釋放的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
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打開轉型發展新境界
今年3月25日,深圳市南山區—哈爾濱市南崗區對口合作簽約大會暨區域協同發展論壇舉行,深圳市政府相關部門及優秀企業“組團”走進哈爾濱,簽下34個產業項目、總投資328億元大單。
這是2015年5月至今南崗區第七次產業項目大簽約。聚力謀劃項目建設轉變發展方式,瞄準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南崗區七次集中簽約共引入產業項目218個,總投資1925.9億元,涵蓋高新技術產業、文化旅游產業、現代金融產業、養生養老產業以及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會展經濟和高端商貿經濟等領域,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南崗區財政局局長顧慧對記者介紹說,近年來,信息、旅游、文化、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速成長,成為拉動區域經濟跨越發展的主引擎。數據顯示,南崗區現代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稅收貢獻率占全區稅收86%。傳統商貿服務項目借助與互聯網、等高新技術深度融合,發力新業態亮點頻現。宜家家居項目2017年5月正式營業至年底,以線上宣傳、空間體驗等新理念吸引消費者,銷售額達2.89億元,實現稅收600余萬元;蘇寧云商落戶南崗區,開啟“智慧零售”模式,實現稅收400萬元;松雷商業撬動地鐵經濟,實現業態更迭,2017年實現稅收1913萬元。
南崗區招商局局長韓立國表示,秉承“四包”“四保”“四服務”等項目招商機制,針對每個招商項目,招商人員都要做到掌握企業基本情況,搞好溝通協調服務,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行業100強和有自投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謀劃新興產業,項目“扎堆兒”落地。
轉型發展打開新境界。南崗區連續5年蟬聯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綜合實力和最具投資潛力“雙百強區”前五十名。2017年,在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區評選中排名第39位,是東北三省唯一進入百強區的城區;在中國中小城市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評選中排名第15位,在中國中小城市“雙創”百強區評選中排名第14位,在哈爾濱市城區中拔得頭籌;排名中國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評選第38位,是全省唯一進入百強區的城區。
培育壯大“新字號”集聚發展新動能
三年來,南崗區聚焦科教資源高度富集的區域優勢,打造學府路—大直街—南通大街國內最長高科技產業經濟帶和環高校經濟圈,通過深化校企地合作,加快高新技術成果就地轉化,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裂變式增長、集群式發展,培育壯大“新字號”,為經濟發展集聚新動力。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南崗區科技型企業激增至2180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4戶,高新技術產值突破171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68.53億元。
預計今年底,全區科技型企業將達到24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增至6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6.5%,將成為南崗區支柱產業。
2016年至今,工大測控、工大雷信、赫茲新材料、哈船減搖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167個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南崗區政府籌措資金4.76億元,通過購置、租賃、提供房屋租金補貼等方式,整合了48處閑置的樓宇資源,建成了48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加速器、科技企業總部等創新創業載體,承接科技創新成果落地,截至目前,已建成各類創新創業載體65個,派發多種“政策包”,催生新經濟快速成長。
梁野對記者說:“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在科學、技術、應用三者緊密融合、快速轉化的大趨勢下,招來一個人才,就會拴住一個團隊,帶動一個產業快速發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