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正逢其時,在這種情況下要對北京經濟發展有清楚認識與思考。首先,對北京市經濟發展階段要有高度清醒的戰略認識。
第一,客觀事實是,經濟發展仍然是北京市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的重要目標。2017年,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增速略低于上年0.1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0.5億元,下降6.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310.6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569.3億元,增長7.3%。然而,北京的人均GDP份額仍有待提升。這就充分說明,作為偉大社會主義國家的偉大首都,北京經濟發展的任務仍然任重道遠,經濟發展仍然是北京市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發展戰略的核心目標和基礎目標。
第二,從經濟數據來看,2017年北京16個區的人均GDP依然存在不小差距,這就表明,我們迫切需要制定和實施“大破大立”式的經濟統籌和協同發展戰略,來解決首都內部的經濟發展巨大的差距以及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困局。
綜合以上的現象與分析,需要清醒看到的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下,對于北京當前的發展戰略而言,短期內是要通過主動疏解非首都功能,適度控制北京人口增速和人口規模,全力解決首都的“大城市病”。但是,必須牢固樹立的發展思維和共識是,疏解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而不是忽略發展、弱化發展、排斥發展甚至放棄發展,不可將非首都功能疏解與經濟發展任務對立起來,而是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型和相互支撐式的新格局。要在疏解中落實經濟高端化發展和高尖的根本目標,要通過疏解來更好地重塑和創造北京市的各種高端創新要素條件以及深度對外開放的制度環境,從而促使北京市在更高水平、更高層次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同時,從深層次來看,構建全球有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定位,客觀上就是賦予了首都北京當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和具體途徑,也就是說,首都北京的經濟發展,是依靠全面深入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創新和開放深度融合的示范區,打造創新和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引領區,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包容性增長以及協同性增長。
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當前北京市經濟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比較突出地表現在:對首都北京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和重點任務的理解和落實,一定程度上發生了偏差;對解決首都北京內部的經濟發展差距和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不足;對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重要性以及市場推動創新的基礎性作用認識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