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了廣州市2018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總產值分別為1011.43億元和4048.43億元,分別增長7.1%和5.8%,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提升1.6個和0.3個百分點;三大支柱產業增勢平穩,合計實現工業總產值增長6.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2.98億元,增長2.5%……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數據表明,廣州今年第一季度經濟迎來“開門紅”,而且這種“開門紅”不僅表現在增長速度上,更體現在增長質量上。
今年1月召開的廣州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為新時代的廣州描繪了更加宏偉的藍圖——面向2020年,要高質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實力廣州、活力廣州、魅力廣州、幸福廣州、美麗廣州;展望2035年,要奮力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由此可見,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廣州的必然選擇。令人欣喜的是,廣州當前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穩步邁進。探究這份成績單,我們或可用三個關鍵詞透視出廣州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第一個關鍵詞是“新經濟”。在經濟從高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新經濟業態的支撐作用功不可沒。如今的廣州,新產業成長勢頭良好,新產品保持快速增長,新經濟成為引領新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新產業方面,先進制造業增加值為613.3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0.6%;新產品方面,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等工業新產品加快產出,如一季度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就達2996輛,增長8.1倍。此外,以互聯網+為標志的服務業新經濟也高速成長,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信息系統集成和物聯網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5.8%和30.7%,勢頭迅猛。
第二個關鍵詞是“高技術”。去年3月,廣州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藍圖,實施“IAB”計劃,即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IAB”大多具有極強的科技性,助力廣州成為全球知名的科技創新樞紐。如今,“IAB”產業不斷發力,引領廣州的高技術產業呈現完美爆發。所以,在第一季度的經濟成績單中,我們可以看到高技術產業搶了不少“風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為129.33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8%。而且,高技術制造業的后勁依然非常強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達87.7%,未來潛力更是無限可期。
第三個關鍵詞是“創新力”。近年來,廣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廣州制造”向“廣州智造”和“廣州創造”的華麗轉身。富士康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樂金8.5代OLED、思科智慧城、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南沙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通用電氣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粵芯芯片……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的動工建設,讓廣州創新驅動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創新帶來的高質量增長,在第一季度經濟成績單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工業投資達到132.10億元,增長17.5%,增速同比加快3.4個百分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這些重大創新類項目的輻射帶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