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從之前到商場是為了“買買買”,到現在去商場里看書、作畫、插花、看話劇,顧客和商場的格調都越來越高雅起來。
而今,越來越多的商業和購物中心向文創產品張開懷抱,而不是短暫滿足于藝術引流,這無疑是希望藝術與商業能夠“百年好合”。
可在坪效和客單量的雙重壓力下,藝術與商業如何解決“兩難”?近日,記者走訪了鄭州部分商業文創店,探求其經營之道。
【現象】
鄭州多家商場
“瞄”上了文創產業
2018年4月26日,鄭州美景龍堂·萬科廣場(專題閱讀)(相關干貨)開業時,其二樓的文創區特別引人注目。該區域取名為“ViKi邱園”,引入了10家極具文藝氣息的文創品牌,有手工皮具、氣味香水、設計師女裝、手工配飾、花藝綠植等,滿足“新中產”人群的精致文化需求。比如氣味博物館,有400多種氣味可供體驗。
而“邱園”二字也極具意識流,該名稱來源于英國著名意識流作家伍爾芙的《邱園記事》。
實際上,鄭州商業在文創區的借力算是剛剛開始。比如文創區開設較早的西元廣場,在2016年7月推出了魔立方文化街,引入20家純手工文創品牌,包括耳東沙畫電影館、蟈蟈家的貓小姐、原本生活押花藝術、三人行、高山手工皮具等,尤其是直屬品牌“紙的時代”,經常舉辦話劇活動。
2017年底,新田360廣場則引入了犀有物種、凡世皆藝、美學社、MINISO、彌漫美飾、印象小鎮、呂牛記等文創品牌,并引入西西弗書店以及“網紅店”KUMA Cafe熊本熊咖啡店等,讓商業有了文化的傳承載體。
雖然鄭州的商業一直在手工創意街、動物主題街、生態田園街等主題街打造中“努力”,而大多避開了文創街區,但是前有西元廣場、萬象城、新田360廣場等在文創區方面的改造,后有萬科廣場直接閃亮登場的ViKi邱園,這無疑在預測著未來藝術和商業將“親密擁抱”。
【分析】
商業競爭欲借助文創
破解同質化難題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青睞文創品牌?
有業內人士認為,文創品牌自有的文化調性和藝術元素不但能豐富業態,也能實現商場讓“顧客”腳步停下來的追求, 并讓業態配套和場景互動進一步優化,另外,整個商場的品位也得以提升。同時,商業之前在品牌引入時同質化嚴重,而文化、藝術獨有的創造力和其產品的個性化、多樣化,是打破商業同質化的一種方式。
實際上,消費者的多元化也在刺激著商場將功能區細分,增加消費黏性;而許多人對藝術、文化雖不是剛需,卻有可能通過培養鑒賞能力而擁有潛在消費需求。
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曾經做過一次調查,發現90后群體對于文娛體驗和藝術類品牌的關注度在逐漸上升。為了“搶奪”新一代消費群體,商業在文創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有鄭州的商業人士透露,鄭州的商業也在搶奪本土優質原創文創品牌,以破解商業同質化和文創區同質化問題。
另外,還有商業在原有主題街的基礎上延伸出文創產品,比如新開不久的朗悅公園茂中,其家庭茂三樓開設出的“食肆花街人氣食集+好奇研究所”則是“網紅餐飲+文創”的一種形態。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