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新區擁有良好的制造業基礎,裝備制造業是高新區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貫徹落實,互聯網技術的興起,蘇州高新區先后出臺《關于支持工業經濟升級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促進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并在高新區“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打造江蘇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的設想和定位,奮力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
“隨著城市的發展,留給傳統工業發展的土地越來越少,人力成本也在逐漸增加,過去那種粗放型制造業對產業的發展顯示出過多約束,環境承載力等多種綜合因素倒逼我們必須選擇走智能制造的路子。”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俞愉介紹,把智能制造擺在區域競爭力提升的戰略位置,既是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依靠智能制造為區域發展創造更大空間,才有機會在新一輪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搶占高地。
當前,一批傳統企業果斷瞄準智能制造發力,已經開始邁入發展快車道。“這款機器人可以在3.5秒左右就把180公斤重的物體進行搬移,是目前行業最快的搬運機器人。”川崎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日賢指著公司進門處的一款搬運機器人介紹,公司是日本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旗下子公司,川崎工業機器人是世界十大工業機器人品牌,目前在蘇州工廠可以生產焊接、搬運、通用三種機型的機器人。川崎精密引進了日本先進的工業用機器人全自動生產線,這條由組裝和噴裝等機器人主生產線每天可生產17臺機器人,實現了以機器人制造機器人,成為蘇州高新區智能制造代表企業。
而走進富強科技企業展示中心,一條“科技范兒”十足的組裝作業流水線呈現在記者面前。從基礎材料到一部完整的手機,全程僅由機器操作組裝,并進行檢測,而這樣一個流水線,在以往卻要由1000至2000人才能完成。
“從訂單下達,到倉庫出料、組裝、產品完成、檢測,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通過MES生產信息管理系統實時監控,產品的良率、設備的動態都可以在大屏幕上實時顯示,這在節省人力的同時,大大提升了生產的準確性和效率。”富強科技總經理吳加富介紹,目前,企業已完成了工業機器人視覺引導與定位的研究,解決了工業自動模塊化的設計,攻克了視覺引導難關,開發出視覺軟件、功能測試系統、流體拋光產品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產品。也正是靠著創新,富強科技已成為蘋果、聯想、華為等消費電子類龍頭企業的供應商,2015年,企業實現銷售3.5億元,同比增長92.5%,利稅1.9億元,同比增長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