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長陳吉祥寧在“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2017年,金融業占全市經濟的比重達到17%,已成為北京的第一支柱產業,并有效帶動優質資源更多的配置到高精尖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引領北京產業的全面更新與提升。
面對新時代賦予首都發展的新使命,陳吉寧表示,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以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為基本依據,切實承擔起國家首都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在“一行兩會”的指導下,采取有力措施,緊緊圍繞深化金融改革開放,防控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三大任務,不斷提高首都現代金融業的發展質量。
第一,主動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進一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金融對外開放。北京作為全國的國際交往中心,首都金融業應當成為國家金融全面開放的前沿。未來將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對投資貿易、金融信貸、人才發展、生產經營等多個領域服務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優化提升。下一步將對標國際一流,盡快出臺改善營商環境的三年行動計劃,為金融業開放營造更加公開、透明和法治化的發展環境。特別是提升教育、醫療、商業健康保險等方面的國際化服務水平,為國際金融人才在京工作、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同時北京還是全國服務業擴大開放唯一的綜合試點城市,將持續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把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動與“一行兩會”對接,從強化“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要求出發,爭取更多的金融業開放措施在北京率先落地。
第二,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金融穩、經濟穩,首都穩、全國穩,保持首都金融安全穩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這既是落實中央要求,也是首都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金融業的開放與安全,創新與監管不是矛盾的,是相輔相成的,互為依托的,我們將充分利用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政策優勢、人才優勢、技術優勢、信息優勢,讓首都金融業的發展,不僅成為最開放的,也要成為最安全的。不僅要讓各類金融業務在北京得到更好的發展,也要讓各種違規行為無處藏身。通過有效的監管,為金融創新營造公平、良好的市場環境。在互聯網時代,許多金融活動突破地域限制,全國性的金融風險容易在北京集聚,外地的金融風險也容易向北京傳導,我們將在“一行兩會”的指導下,強化屬地責任,創新監管技術與方法,發揮好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在金融監管當中的作用,不斷提升地方金融監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效保障國家機關和金融機構的高效運行。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