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托里縣農村實用人才資源開發利用,通過提素質、強能力、營氛圍等多項舉措,確保鄉土人才選得出、用得上、得實效。
實施鄉土人才“四個培養”工程,即把農村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村干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經營管理人,形成黨員、村干部、鄉土人才與產業聯動發展的創新模式。根據農村廣大農牧民需求,依托農業局、畜牧局的專業技術人員,各村的遠程平臺,整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專業技術培訓、黨員培訓等資源,積極開展鄉土人才教育培訓工作。今年以來,全縣集中舉辦各類鄉土人才培訓班15期,培訓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達2000余人次,全面提高了鄉土人才的綜合素質。
創辦特色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以新“引擎”帶動經濟發展,建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產業鏈,充分發揮牧業基礎雄厚、民族刺繡產業等優勢特點,重點扶持合作社發展牛羊養殖、肉品加工、手工藝品制造等特色產業,以鄉土人才為核心,產業合作社為橋梁,通過合作社帶人才、人才帶群眾,把人才技術經濟優勢結合起來,有效整合農村資源,引導農牧民群眾通過合作、聯營、入股等方式,參與合作社發展,增加經營性收入。目前,全縣成立各類農牧民專業合作社213個,帶動農牧民850余戶3756人。
制定下發《托里縣農村實用人才選拔管理暫行辦法》,在全縣范圍篩選出一批技能出眾、貢獻突出、群眾認可的農村示范帶頭人才,建立起人才信息庫,對鄉土人才實行能上能下的動態管理體制;縣農業局、農經局、畜牧局等部門通過提供就業崗位、資金獎勵扶持、門店免租、技術信息優先扶持等措施,為鄉土人才發展提供優惠政策支持。全縣有4名鄉土人才被評為“地區優秀農村實用人才”,每人每年發放獎勵資金3000元。今年,通過前期調研摸排,已篩選出各類鄉土人才593人,并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