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在貴陽迅速崛起,“中國數谷”正成為“爽爽的貴陽”又一張新名片。
“如果說三年前擺宴席需要客人自己帶菜,現在可以說我們園子的菜已經茁壯成長起來了。”貴陽市市長陳晏介紹,今年中國國際產業博覽會報名情況有些出人意料,原計劃的展廳展位供不應求,連一些沒有邀請的國外企業也主動找上門來。“已成為引領貴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我們具備了打造‘中國數谷’的基礎和條件。”
近年來,貴陽堅定不移推動戰略行動,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農村產業革命、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積極探索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跑出轉型升級加速度
5年前,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還是一家傳統的電視機生產企業。如今,在打造了一套集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鏈后,企業能及時掌握市場動向,精準調整研發生產方向。目前公司產能由2013年的86萬臺增長至190萬臺,而運營成本卻下降了27%。公司黨委書記溫洪剛說:“從訂到產到售,數據打通后,公司基本零庫存。”
近年來,貴陽實施“千企改造”“千企引進”和“萬企融合”,圍繞實施戰略,利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升級改造,釋放對工業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
通過搭建工業云平臺和建立“一企一策”線上服務平臺,貴陽積極引導企業對生產、銷售、管理各環節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研發設計、生產組織和管理服務的轉型升級。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建立智能生產線,并依托工業云平臺打造智能業務決策系統,在生產線人員減少68%的情況下,產量提升了58%,優品率提升了33%,企業逐步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生產制造管理全面信息化應用體系后,實現設備數據自動采集、自動化檢測與剔除,帶動產能提高了100%。
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表示:“貴州一以貫之堅定不移推進戰略行動向縱深發展。突出“四個強化”集聚發展要素,強化對現有企業的支持力度、強化對企業的招商力度、強化對與融合的高科技領域企業的招商力度、強化對等高科技領域人才的引進力度;加快“四個融合”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加快與鄉村振興的融合,加快與服務民生的融合,加快與社會治理的融合。”
新業態催生新動能
幾年前,息烽縣永靖鎮立碑村還是一個被快遞公司遺忘的地方,村民們在網上購物后,需要跑到縣城去領取包裹。由于物流不暢等原因,當地盛產的吊瓜、刺梨等特色農產品一直沒有實現產業化。2015年,立碑村開始探索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逐步形成共享“互聯網+農產品”紅利的良性循環。2017年,全村建成12個電商服務中心、開設網店114家,推動6家傳統企業、27家個體工商戶、155戶群眾從事電商創業,全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923.84萬元、增長201.7%。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