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正式簽署,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出實質一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美好藍圖清晰可見。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如何將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助力深圳在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中引領創新全球化趨勢?深港澳合作永遠是一張“王牌”。
西有前海,東有河套,深圳正通過東西兩翼的深港合作平臺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推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的合作典范,為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絕佳機遇,以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為契機,引領深港澳創新生態圈建設,為深圳向全球創新鏈上游攀升贏得先機。
科技創新特色金融:深港澳合作清單上的新“標簽”
三個月內香港、澳門的特首相繼訪深,離不開一個共同的背景和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臺在即。
今年3月29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訪問了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三個城市——深圳、中山及珠海,在出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祥波書院開幕典禮時她表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是粵港合作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年。她期望深港在現有的基礎上深化不同范疇的合作,特別在創新科技和創意產業方面推動重點合作項目。
廣東省正在配合國家發改委組織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實施方案,加快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將其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要承載區。“科技創新”成為深港合作項目清單中最核心的“標簽”。
截至目前,香港高校已在深設立72個科研機構,聯合培養人才9211名,轉化成果及技術服務269項。今年,深圳將積極引進國際高端創新資源,推動深圳、香港與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的三方合作,擬將老齡健康管理作為主要合作領域,全面推動科研開發、健康管理、護理教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融合發展。
時隔不到三個月,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于6月22日訪深期間也頻頻提及如何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機遇。未來,深圳和澳門將在哪些方面開展合作?從崔世安此次在深圳參訪的平安集團和深交所便可清晰解讀出未來合作趨勢,正如崔世安所言,澳門希望與深圳攜手打造一批有利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符合澳門需求、體現深圳優勢、促進深澳合作的項目,推動兩地更高水平協同發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