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5月,中國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有11家,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有35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的建設“熱”,正深刻改變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發展模式。
搶到人才就贏得了未來,毫無疑問,發展到今天,人才、人力資源成為了第一資源。
如今,在長沙南大門,長株潭一體化的“融城核心”,長株潭三市的幾何中心,長沙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六大重點片區之一——長沙南部片區的腹地,天心區委、區政府重點建設的長株潭商圈的核心區域,湖南首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簡稱“產業園”)落戶天心經開區。
這個以“國際視野、國家水準、湖南實力、湖湘特色”為標桿的產業園,規劃到2020年,園區將入駐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及配套機構超過100家,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
7月2日,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將揚帆啟航,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華順人力資本智能(控股)集團、聚才人力集團、湖南人才市場、金柚網等首批約20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將簽約入駐。隨著規劃的步步推進,一個以立足長株潭、輻射中西南、面向全中國為宗旨的“人才之城”將屹立于長沙南城!
一片神奇的土地
重大利好和決心魄力推動南城發展一路“開掛”
俯瞰天心南部版圖,芙蓉南路與中意路交會處方圓數十平方公里,產業布局清晰可見:友阿奧特萊斯、中海環宇城、鑫遠·鑫悅匯三大商業綜合體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芙蓉南路兩廂,以建設中的中南大學湘雅五醫院為核心,20家以上的醫藥健康產業在此集聚,2億元以上的項目貴州百靈糖尿病醫院、銀海眼科醫院即將入駐,將打造“互聯網+醫療”標桿項目,填補南城特色醫療空白;芙蓉南路的西側,紅星美凱龍10月將開業,長利家居組裝配送中心已引進,家居板塊初現雛形;長株潭城鐵先鋒站、長沙地鐵1號線尚雙塘站隔街“相望”,與幾條主干道縱橫交錯,形成一條連通長株潭三市的立體交通網絡。
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就入駐此地。芙蓉南路與中意路交會的西北角,商業綜合體鑫遠·鑫悅匯自持商業寫字樓和公寓將成為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一期園區所在地,約3萬平方米的高品質樓宇裝扮一新等待著它的新主人,朝陽產業人力資源將在這里強勢崛起。
熟悉這里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位扎根基層的街道工作人員曾這樣感慨:“來到這里工作,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天心商業,自古繁華,這里擁有長沙繁華的五一商圈;天心文化,底蘊深厚,這里集聚了長沙60%的歷史文化景點。而10余年前,當長沙城市南拓的浪潮席卷天心時,遠在三環以南的區域還是郊區,與城市發展格格不入,與未來基調明顯不符。
3年前,天心區委、區政府下決心提質南大門,啟動南大門綜合整治,升級大長沙商圈,在天心經開區新建一個中高端商圈——長株潭商圈,要求商圈3年初現成效、5年形成規模。
2年前,天心區第五次黨代會提出加快長沙外灘、省府新區、暮云片區三大板塊建設,對于中部板塊省府新區板塊重點以城中村改造為抓手,大力推進片區土地開發、環境改善與產業發展,以優質的環境和完善的服務吸引高端產業、優秀人才,努力建成功能完善、服務高端的省府新區。
1年前,省級有關決策部署三市融合發展,要求大力推進長株潭一體化。今年5月,首屆長株潭一體化區域合作聯席會議在天心區舉行。聯席會議上,長沙天心區、雨花區,株洲石峰區,湘潭岳塘區,株洲云龍示范區,湘潭昭山示范區就區域協同發展達成多項共識并發布合作宣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向產城深度融合,催生中部“超級板塊”,朝著“實現到2020年長株潭城市群邁入國家級城市群行列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市級相關戰略提出建設重點片區,包括天心經開區、長株潭商圈在內的天心區南三環以南范圍劃入長沙六大重點片區之一——長沙南部片區。今年上半年,備受關注的長沙南部片區概念性規劃設計緊鑼密鼓地進行。
省市重大利好的推動,天心區委、區政府的決心和魄力讓城南發展一路“開掛”。近3年來,20條市政道路在天心經開區內外建成,商業、文化、醫療、教育、公園、物流、家居、人力資源大項目紛紛落子,這里形成一片嶄新的開發區。
一次“快準狠”的決策
從籌建、落戶到啟航不足一年時間
對于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入駐天心,讓天心主動成為湖南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率先作為的區縣(市),天心區委書記朱東鐵說:“作為省會長沙的中心城區,天心區歷來高度重視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發展,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特別是今年以來,天心區委、區政府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的要求,認真貫徹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立現代經濟體系,全力籌備建設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在天心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看來,人力資源服務具有高附加值、關聯度強的特點,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不僅可以有效解決產業轉型升級對勞動力技能素質提出的新要求,還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天心區堅持把現代服務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推進,把人力資源服務業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點產業來抓,人力資源服務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省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省人才交流中心、市人力市場等大型人才服務機構齊聚于此,湖南湘輝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紅海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等130多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和機構在這里“百花齊放”,天心區人力資源服務業營業收入占據長沙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營業收入總量的半壁江山。在前期調研中,人力資源服務業的重點企業對建設產業園均充滿了期待,認為其有利于整合市場資源、完善產業鏈、推動產業跨越式發展。
“隨著天心園區的產業轉型升級以及長株潭一體化加速推進,我們敏銳地認識到,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打造人才服務新高地‘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天心區委副書記、區長謝進透露,天心區籌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始于2017年,當年9月成立課題研究小組,10月課題研究小組赴成都、重慶學習,11月編制出課題研究報告。此后,產業園的籌建工作得到了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在省市區三級聯動的強力推進下,產業園的籌建工作進展迅速。今年3月,籌建工作領導小組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進行專題匯報,籌建工作得到了人社部的高度認可和支持。在此基礎上,天心區邀請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編制了《中國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可行性研究報告》,并依據報告完善了產業園整體規劃。
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籌建得到了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湖南省政府、省人社廳、長沙市政府、長沙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等均給予了大力支持。今年3月,人社部人力資源市場司高度認可了天心區的籌建工作,鼓勵天心區加快完成申報程序,爭取年內獲批授牌為國家級產業園。
一個步步為營的規劃
建設“一核四區”構建“人才之城”
“籌建期間,我們邀請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編制了產業園可行性研究報告,并依據報告完善了產業園整體規劃。”天心區委常委、天心經開區工委書記賀國權介紹,產業園總規劃面積約200畝,總建筑面積達40萬平方米,將依照“一核四區”的總體規劃進行建設,打造天心經開區轉型升級“園中園”,構建長沙“人才之城”。
“一核”即長沙國際人才城。長沙國際人才城是產業園的核心,將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成專業規范的海內外頂級人才創新創業基地,集高端人才引進、企業引智服務、科技成果展示、資源共享交流于一體,將是融通政府、企業、社會、專業人才機構的綜合服務平臺,助力產業升級,為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四區”即產業聚集區、品牌引領區、企業孵化區和信息服務區。產業集聚區將在通過產業園核心區和輻射區平臺引導本地規模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的同時,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入駐,使產業園成為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集聚區。品牌引領區將整合現有人力資源服務資源,實現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市場經營性服務共同發展和壯大,使之成為人力資源服務產品齊全、專業化程度高、技術含量高的人力資源服務品牌引領區。企業孵化區將通過政策引領,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成為人力資源企業的孵化區,打造長沙人力資源產業創新高地。信息服務區將利用“互聯網+”思維,建設全國首個人力資本庫,致力打造“+人才資本+人力資源服務”一體化信息化平臺。
在推進“一核四區”建設的同時,產業園還將同步推進占地150畝的湖南人才廣場的建設。隨著各項建設的穩步推進,以“國際視野、國家水準、湖南實力、湖湘特色”為標桿、以“一核四區”+人才廣場為框架的湖南“人才之城”,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屹立長沙南城“傲視群雄”。
一艘快速前進的“航母”
快速實現“人氣聚集”到“人才集聚”
在規劃中,產業園的定位“立足長株潭、輻射中西南、面向全中國”,是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課題組專家經過實地調研和仔細論證后明確的定位。“除了同主題產業園在中西部的缺乏、天心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完善的配套,園區精心打造的運營模式和營商環境也將為產業園實現這樣的定位提供有力支撐。”天心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正文說。
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今年3月,天心區委、區政府出臺了“天心十條”,要求全區上下在服務企業方面要多講“怎么辦”,不講“不能辦”,已經具備條件的“馬上辦”,沒有明文限制的“大膽辦”,暫不具備條件的“設法辦”。在業界看來,這十條都是“真金白銀”。
嚴格落實“天心十條”、抓好營商環境、制定先進的管理模式成為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崛起的發展軟實力、核心競爭力。
據悉,在產業園組織管理方面,將遵循“政府搭臺、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管理體制;在運營方面,政府將主要負責研究制定園區的管理辦法、優惠政策、產業發展規劃、業務指導等工作,園區的開發建設、招商、物業管理等具體運作則由專業運營公司負責。產業園還將對園區企業提供公共服務、金融服務、信息技術服務、“一站式服務”、 綜合配套服務等五大特色服務。
在公共服務方面,產業園將拓展公共服務政府采購渠道,引進為公共就業、大學生創業、人才培訓、人事考試、職業技能鑒定、人才繼續教育等提供服務的專業機構,打造公共服務多元化集聚平臺,配置培訓室、測評室、會議室、路演廳、招聘大廳,為入園企業提供各項專業服務。
在金融服務方面,產業園將邀請銀行、保險及金融結算、信用擔保、小額貸款、風投基金等金融機構設立辦事窗口,為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和金融網點服務。
在信息技術服務方面,產業園將建設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為入駐企業提供服務。產業園還將為企業搭建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實現信息共享。
在“一站式服務”方面,產業園將組建業務代辦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為入駐企業提供社會保險、工商注冊、證照審批、納稅申報等“最多跑一次”行政審批服務。
在綜合配套服務方面,產業園將配套建設人才公寓,引進餐飲娛樂等服務企業,為入園企業員工提供全方位的居住、子女入學、生活、娛樂保障,營造宜居宜業的濃厚氛圍。
產業園還制定了《關于促進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發展的若干辦法》,從各類補貼到各類獎勵,各種服務保障均予以明確。
“騎自行車,拼盡全力1小時只能跑20公里;登上航母,不僅乘風破浪,還能欣賞沿途美景。登上產業園這艘‘航母’,我們一定會有更大的成就。”湖南人才市場有限公司即將簽約入駐,該公司總經理雷明偉信心滿滿地說,“產業園的建立標志著湖南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開始邁向集群式發展,向高端價值鏈延伸。”
數據顯示,2017年長株潭商圈商業面積達100萬平方米,銷售額約220億元。今年一季度,友阿奧特萊斯實現銷售額3.76億元,同比增長18.2%;步步高超市實現銷售額3000萬元,麥德龍實現銷售額5000萬元;中海環宇城營業額8100萬元,客流140萬人次。如果說,商業聚集的是人氣,那么隨著片區越來越“成熟”,湖南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虹吸效應,將快速實現“人氣聚集”到“人才集聚”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