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加快推進應用型高校辦學水平,建設了11個市級特色學院,重點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中國制造2025”輸送更多更強的生力軍。主要做法是:
一是強化政策引領,提升高校對“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貢獻度。大力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堅持“量質并舉、以質為先”,分類指導寧波高校特色發展、錯位發展。以創建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為契機,支持寧波工程學院、浙江萬里學院、寧波大紅鷹學院等應用型高校躋身國內一流應用技術型大學行列,進一步提升我市應用型高校的綜合實力和服務能力。推進省重點高職院校、省優質高職院校建設,支持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爭創國家“特高”(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進入全國高職院校第一方陣。支持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爭創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支持區縣(市)政府通過提供土地、資金、政策支持等引進國內外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合作共建二級學院、特色研究院、特色校區等,鼓勵區縣(市)政府對轄區內的應用型高校給予專項經費補助,支持社會資本投入應用型高校建設。對接智能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我市重點發展產業,大力推進浙江大學寧波“五位一體”校區建設,浙江大學寧波研究院已成立,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寧波分院已正式招生;加快推進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創新研究院(研究生院)建設。大力推進在甬高校與區縣(市)合作共建。目前,寧波高校已在各區(縣)市實現辦學全覆蓋。
二是對接產業需求,打造一批高水平品牌學科專業。引導和支持相關高校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深化產教融合,集中力量培育建設一批在全國有知名度的優勢特色學科專業,提升產業服務能力。目前,我市已啟動實施新一輪“高校學科專業提升計劃”,引導高校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新設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專業,對智能制造相關學科專業予以重點支持。推動高校主動對接我市試點建設的8大產業方向,大力推進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機電與能源工程學院、寧波工程學院汽車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機電(海天)學院等11個市級特色學院建設,構建與試點相匹配的學科專業群,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的有效對接。大力推進高校開展工程教育專業國際認證,以專業建設質量保證體系構建推進專業高水平發展。目前,寧波大學已有工程學、材料學、化學、臨床醫學等4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寧波大學的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寧波工程學院的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等4個專業已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
三是聚力平臺建設,推動學校與行業企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深化校企通平臺建設,完善平臺功能,推動校企通覆蓋在甬所有高校。鼓勵和支持高校加強“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等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推動高校與地方政府、行業主 管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等開展深度合作,加強對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攻關創新,以應用科研水平提升和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促進專業(群)轉型升級。支持寧波工程學院“十三五”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等產教融合大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教育部門保障、職業院校和行業組織、骨干企業共同參與的行業指導辦學機制,在已有的8個市級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基礎上,成立智能制造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籌建全國智能制造產教聯盟,推進寧波智能制造學院等7個市級產業特色學院建設。督促各地落實《寧波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針對《條例》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工作調研,適時啟動修訂工作。
四是加強經費保障,進一步激發高校活力。我市對高校的經費支持主要包括生均撥款和專項經費。根據《關于進一步完善寧波市屬高校撥款辦法的通知》(2016年),按照市屬高校撥款政策采取基礎因素+績效因素的辦法,根據寧波市財力,適當提高高校生均撥款標準。2018年,市屬公辦本科高校生均撥款已提高至1.4萬元/年,市屬高職院校提高至1.1萬元/年,其中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提高至1.2萬元/年。2018年,我市預算安排1億元專項經費用于高水平大學建設,主要包括市級重點學科專業、特色學院、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等。2016年起,實施高校辦學績效評價,根據高校年度績效指標的完成情況分配績效獎勵經費。2018年,市財政安排高校績效考核補助經費6000萬元,對于績效考核前列學校予以重點支持。下步,將進一步完善高校分類辦學績效評價指標和機制,激勵高校主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辦學,提升高校的區域發展貢獻度。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