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經濟轉型不斷提速的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備受關注。
2018年9月27日,《中國經濟周刊》等40多家財經媒體與20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代表走進合肥高新區。經過27年的創新建設,合肥高新區已經取得一系列成績。
如今,合肥高新區已成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戰略支點和合肥建設“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主要載體。園區企業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大訊飛)入選首批四大國家AI開放創新平臺,全國唯一的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籌)加速建設,形成了“中國聲谷量子中心”的園區品牌。
創新成效明顯,“未來產業”突出
作為1991年國務院首批設立的國家級高新區,合肥高新區近幾年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發展價值鏈高端產業、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引進優質資源、優化發展環境、培育新興業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據了解,合肥高新區內市場主體3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852家,自主培育上市公司21家。201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044億元(分成前),成為安徽省第二家兩千億園區,全年實現GDP665.8億元,增長10.5%。2018年上半年GDP增長預計達到13%。
合肥高新區工委副書記陸平介紹,從1991年起步的4.2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的128平方公里,合肥高新區積極布局“未來產業”,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和產業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168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穩居第一方陣,躋身參與全球科技競爭的國家隊。
2018年4月,合肥高新區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納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序列。隨著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園區在合肥高新區開工建設,開啟了共建“一流園區、一流大學”,打造“東方硅谷”的新篇章。
中國聲谷搶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即時語音轉文字的咪鼠科技、能糾錯評分的克洛斯威智能鋼琴等智能產品引發了媒體團關注。這些創新的產品擺在中國聲谷展廳內,中國聲谷是全國唯一定位于AI(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
在中國聲谷,此類初創科技型企業共有300多家,是助力合肥智能語音、智能交互產業快速發展的生力軍。
人工智能正是合肥高新區未來重點發展的新產業之一。目標是形成覆蓋語音及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研發、基礎平臺、物聯網、智能客服、穿戴式設備等的完整產業鏈。
“中國聲谷”是由工信部與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點合作項目,依托中國科大、中科院、科大訊飛等全球領先的語音、機器視覺等技術,通過“云平臺”和“”軟硬件相結合的支撐服務體系,布局互聯網+、智能終端、智慧城市、移動健康四大產業方向。
2017年中國聲谷基地年產值510億,增長55.9%。截至目前,“中國聲谷”已入駐企業包括科大訊飛、科大國創、華米科技、科大國盾、賽為智能等300余家,跟進在談的人工智細分領域項目超過200個,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發展與應用的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