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環境復雜多變、困難制約交織疊加的環境下,今年上半年,西寧經濟社會發展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育新的發展態勢:
上半年,西寧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9.0%,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
西寧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經濟總量的46%,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達到73.9%,省會城市的中心地位更加凸顯;
三次產業結構占比為2.0:39.3:58.7,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1.3個百分點,接近60%,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綠色發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新產業蓬勃發展,新產品產量快速增加。
……
今年上半年,西寧經濟交出一份提神振氣的成績單,一組組實實在在的數字,彰顯的是我市堅持生態優先、發展率先、精神領先,在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征程中,堅持以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以來,宏觀環境復雜多變,困難制約交織疊加,可謂是挑戰增多,壓力不減。面對這一形勢,全市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推進“兩個絕對”具體化,全面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深入實施“五四戰略”,自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扎實開展“百日攻堅”“會戰黃金季”專項行動,堅定信心、提前謀劃、精準發力;全市上下以做強西寧、服務全省的責任和擔當,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以苦干實干的拼搏精神,實現了上半年9.0%的增幅,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全省經濟平穩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向省委、省政府和廣大市民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
經濟增速: 居全省第一位
統計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0.49億元,同比增長9.0%,經濟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詳看數字】上半年,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87億元,增長3.5%,對GDP貢獻率為0.7%,拉動GDP增長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16.54億元,增長9.6%,對GDP貢獻率為54.5%,拉動GDP增長4.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8.7%,對GDP貢獻率為39.2%,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323.08億元,增長8.6%,對GDP貢獻率為44.8%,拉動GDP增長4.0百分點。
深度解讀
GDP增長9.0%,得益于哪些方面?
市委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分析指出,上半年,我市GDP同比增長9.0%,增速高于全國2.2個百分點、全省3.1個百分點,實屬不易。
GDP增速達到9.0%,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對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對我市發展與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科學謀劃和扎實推動;得益于全市干部群眾的團結一心、接續奮進。市委財經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逐月分析研究經濟形勢,部署重點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今年以來,面臨近年來少有的困難局面,市委市政府及早謀劃、周密安排,密切關注經濟運行動態,定期召開投資項目調度會、經濟運行分析會,逐項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建立市、縣(區)兩級聯動,各部門共同參與、協同配合的經濟運行監測預警體系,及時發出預警,督促有關地區、部門妥善解決。
據市統計局總統計師分析,今年一季度西寧GDP增速為9.0%,排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未包括拉薩)中的第三位。盡管目前上半年全國26個省會城市的經濟增速排名尚未公布,但從現在一些城市發布的主要數據來看,我們有信心,西寧的經濟增速仍會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總體平穩:“穩”的態勢在持續
西寧農業、工業、財政和民生等各領域主要指標穩步增長,折射出全市經濟的走勢。
【數字看“穩”】
●農業基礎穩 上半年,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18.3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4%。
●工業生產穩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7%,其中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6%,支撐作用明顯。
●財政運行穩 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3.49億元,增長35.2%。
●就業穩 上半年,就業形勢好于預期,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7%。農村勞動力轉移流動就業30.79萬人次,實現轉移勞務收入16.35億元。
●居民收入穩 上半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3元,同比增長7.2%。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24元,同比增長5.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04元,同比增長9.4%,高于城鎮常住居民3.6個百分點。
●物價穩 上半年,21種主要蔬菜品種市場零售價格同比下降4.3%,環比回落10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2.7%,低于省控目標0.3個百分點。
深度解讀
為實現穩增長,全市上下做了哪些工作?
市委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市統計局總統計師分析,圍繞上半年經濟運行,我市主要抓了六方面工作,分別是抓運行,堅持目標導向;擴投資,夯實發展基礎;優產業,加快發展步伐;推改革,鞏固發展成果;強生態,推進綠色發展;補短板,持續改善民生。
在擴投資方面,我市深入開展綠色項目生成年活動,上半年,128項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達70.3%,嚴格落實“周檢查、旬協調、月督辦”項目推進機制,集中力量狠抓征地拆遷,完成征拆面積45萬平方米,爭取國家和省級各類資金67.1億元。推動“雙50”重點項目招商行動,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46.9億元。在推改革上,實現上下游產業對接金額111.18億元,商品住房去化周期保持在7個月。直接減少企業用電成本1.3億元,為小微企業減免增值稅、所得稅2.85億元。梳理審批服務事項182項,制定“最多跑一次”事項目錄。出臺促進非公經濟發展12條措施,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在補短板上,10大類35項民生實事項目已完成5項,其余項目進度均達60%以上。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專項活動,提供崗位3.4萬個。推進城鄉義務教育集團化改革。建立“3+1+N”全科醫生團隊服務和健康簽約“承包”服務新模式。開工棚戶區改造1013套,公開分配公租房1015套。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開展市場價格專項整治,確保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整合各類資金24.5億元,在150個退出貧困村全面實施產業脫貧、光伏扶貧、危房改造等精準幫扶項目561項。
穩中有進:“進”的態勢在走強
今年我市深入開展綠色項目生成年活動,積極引進和啟動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項目。上半年,比亞迪電池、青海銅業等項目投產,黃河水電光伏產業技術中心、北捷鋰電池隔膜生產線等重大項目相繼實施,為我市打造綠色產業、發展智能制造、加速經濟轉型升級貢獻了力量。
工業企業提質增效的探索,是西寧經濟轉型升級的有力佐證。
綜觀上半年經濟數據,西寧經濟“進”的脈絡格外清晰。
【數字看“進”】
●工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新興產業增勢強勁,規上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4.6%、28.4%,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分別增長2.1%、42.6%。鋰電池、光電子器件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0.7%、13.5%。
●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4.8%。接待國內外游客895.35萬人次,增長15%;實現旅游收入111億元,增長30.3%。
●投資結構持續優化 民間投資增速繼續加快,完成投資271.3億元,占比為45.7%,同比增長19.2%,增速同比提高11.2個百分點。
●消費升級態勢明顯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2.1億元、增長8.3%。 健康養老、物流快遞、網絡消費等新興服務業態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0億元,增長20%。
●新動能在創新中成長 全市新增各類中小微企業4105戶,累計達4.6萬戶。企業更加重視創新投入、技術研發,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到1256件、816件,高新技術企業達118家。
深度解讀
優化產業、加快發展,我市采取了哪些舉措?
據市委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市統計局總統計師分析,上半年,我市致力在優產業、加快發展步伐上下功夫。重點打造糧油種植、果蔬生產、畜禽養殖“三個百億元”產業。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實施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安排4.1億元資金支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新興產業擴能提質。持續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加快推進生物科技創新研發中心、新華聯國際旅游城、可可西里文化旅游產業園等項目,不斷提升集聚區輻射效應。
在青洽會、城洽會期間,我市一方面注重產業結構調整,緊盯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的補鏈延鏈環節,簽約引進電纜生產基地、環保新型材料產業園、煉鋅尾渣無害化處理等項目,加速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另一方面,注重產業動力轉換,加速培育新動能,簽約引進光熱產業園、云計算數據中心、醇醚類燃料添加劑等項目。我市還圍繞“一芯雙城、環狀組團發展”生態山水城市格局,簽約引進汽車后市場綠色環保小鎮、五礦多巴小鎮、溫泉康養特色小鎮等項目,積極孕育城市新特色。
同時,扎實貫徹落實省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精神,努力將旅游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龍頭產業,上半年,我市旅游業朝著全域、全季、全時游發力,旅游業總收入增長達30.3%。
綠色發展:“綠”的步伐在加快
藍天白云、綠樹鮮花、清澈大水面,這些一次次地火遍西寧市民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市民紛紛為我市正在大力推進中的“西寧藍”、“高原綠”、“河湖清”建設行動翹起大拇指。
【數字看“綠”】
●扎實開展“西寧藍”、“高原綠”、“河湖清”建設行動 上半年,全市空氣優良天數86.5%,國控小峽橋出境斷面水質持續提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 上半年,商品房庫存水平下降,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65.6%。短板領域投資快速增長,農林牧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68.7%、94.9%和18.1%。
●新產業蓬勃發展 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4.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5.8%,比重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8.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7.1%,比重提高2.0個百分點。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增長42.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1%,比重提高2.0個百分點。
●新產品產量快速增加 上半年,主要產品中,光纖產量增長25.9%,鋰離子電池增長10.7%,光電子器件增長13.5%。高能耗產品產量下降明顯,水泥產量下降26.6%。
深度解讀
持之以恒改善生態環境,上半年主要做了啥?
市委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上半年我市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推進西寧特鋼50萬噸粗鋼設備拆除,實施黃河鑫業、黃河水電等18項工業節能項目,萬元GDP能耗繼續保持下降態勢。日處理能力4.1萬噸的四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第六污水處理廠已進水調試。扎實開展“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建設行動,西堡生態森林公園、園博園等重大生態示范項目加速推進,開展城區園林綠化提質提速行動,新增城區園林綠地760畝,完成綠化造林40.3萬畝,啟動155條溝道生態綜合治理,國控小峽橋出境斷面水質持續提升。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