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市長朱偉發表元旦獻詞提到:“去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經濟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此番表態,意味著佛山躋身“萬億俱樂部”,成為繼蘇州、無錫后第三座“地級市會員”,也是全國第17座突破GDP萬億元大關的城市。
于城市而言,萬億元GDP是一道門檻。進入“萬億俱樂部”行列,除了是城市經濟實力直觀的體現,其背后映射的是城市的產業、資源的聚集度。
綜觀全國17座突破GDP萬億元大關城市,佛山的產業結構是罕見的。相較于其他城市以第三產業比重占優,佛山則以第二產業占優。以2018年為例,萬億元城市鄭州、武漢第二產業占比分別為43.9%、43%,佛山第二產業占比達到56.5%,制造業主導地位明顯。
以制造業立市的佛山,經濟增長動能就在第二產業。改革開放以來,佛山GDP從1978年的12.96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9935.8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13.72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16萬億元,增長1500多倍。
硬幣總有兩面。受到新舊動能轉換和外部貿易環境影響,佛山面臨經濟轉型壓力。佛山亦盼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接下來,佛山將制定出臺推動六大工程行動方案,促進制造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加快實現制造強市的歷史性轉變。
堅守制造業的勝利
“佛山GDP突破萬億元。”1月1日早上,成杰(化名)手機彈出一條信息,讓剛醒來的他感到神清氣爽。“希望能與佛山一樣有好成績。”就在數天前,他剛剛結束設計周活動,收獲一致好評,讓他對接下來調整發展戰略充滿信心。
成杰是佛山一家小型陶企的負責人。他對時代周報記者說,企業以歐美市場為主,以當地標準嚴控品質,產品設計符合終端使用需求,因此備受當地建材市場批發商青睞。2018年對美出口瓷磚總量約450萬平方米,總數量排名全國第二。
戰略調整是必然的。“外貿與內銷同時進行,與設計師合作強化產品設計能力,開拓國內項目。”成杰說,這一年花了不少時間與設計師磨合,包括對展廳、產品的整體包裝、設計,以期與國內現有產品風格形成差異化競爭。就在上月底結束的設計周活動,展廳迎來一波又一波觀眾,贊譽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