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長春新區。自此,承載著落實長吉圖戰略、促進東北新一輪振興、助推國家“一帶一路”、強化與東北亞區域合作等多重使命的長春新區,正式踏上歷史舞臺。
在10月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春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6-2030)》(以下簡稱《規劃》)已經通過了專家論證和長春市規委會、吉林省規委會的審查,已于10月8日正式獲得吉林省政府批復。
據了解,《規劃》設計了創新繁榮、開放包容、公平幸福、生態智慧四大方面60余項發展指標,力爭到2030年,形成對外開發開放新格局,全面建成國際化綠色智慧新城區。
長春新區規劃范圍示意圖
“兩大港口”+“四大商務中心”
打造對外開放新平臺
隨著國家支持東北新一輪振興力度不斷加大,成為“新一輪東北振興重要引擎”,是長春新區發展的歷史使命之一。
長春新區處于東北地區的中心地帶,又是環渤海、環日本海經濟圈的中心,在東北振興中具有“中間聯通、腹地廣闊,中間突破、全盤皆活”的作用。
為此,《規劃》提出,為打造新區對外開放平臺,提高新區的國際化、現代化水平,將重點規劃建設“兩大港口”和“四大商務中心”。
據長春市委常委、長春新區黨工委書記孫亞明介紹,“兩大港口”一是打造東北亞區域航空物流樞紐,依托龍嘉國際機場建設,構建國際“大通關”體系,開辟俄羅斯、北歐等客貨運航線。二是打造“一帶一路”北線通道重要樞紐節點,通過完善口岸服務功能,建設保稅中心、海關監管多式聯運等功能性設施,打造智慧公路港和國際內陸港。
“四大商務中心”是指打造北湖龍翔國際商務區、空港國際商務區、國際物流中心服務區和長德服務業集聚區。
孫亞明表示,為了建設創新經濟發展示范區、新一輪東北振興的重要引擎、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重要平臺和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長春新區將最大限度地承接國家振興東北、哈長城市群發展的政策支持,再結合長春新區的人才資源、生態資源等,將“兩大港口”和“四大商務中心”作為新區發展的核心功能區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迅速提升新區的國際化水平,拉動新區快速發展。
長春新區空間總體規劃圖
“兩軸、三中心、四基地”
構建產業新體系
產業是新區發展的基礎。
為了更好引導長春新區產業集聚發展、創新發展和轉型發展,《規劃》提出,將構建以哈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長吉高端服務業為雙發展軸,以科技創新、國際物流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中心,以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產業、臨空經濟產業和健康養老產業為基地的“兩軸、三中心、四基地”的空間結構。
《規劃》提出,長春新區將圍繞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以中國智能裝備制造中心和東北亞區域綠色消費中心建設為核心,加快構建“562”開放創新型產業體系和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重點建設“十大產業園區”,即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航天信息產業園、產業園、長春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亞太農業和食品安全產業園、臨空產業園、東北亞綠色健康產業園、國際教育與信息產業園和通用航空產業園,形成區域聯動、差異發展、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