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工信委出臺《天津市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天津市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規模將達170億元,屆時天津將成為國內重要的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基地之一。
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是《中國制造2025》規劃大力推動發展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對于提升天津市裝備制造業水平,支撐天津市海洋經濟發展,建設海洋強市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行動方案》,天津市將在金融支持、人才保障、營造發展環境等諸多方面努力,讓天津市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和產業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產業集群效應不斷提高。將提高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船舶、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度,加快在臨港經濟區形成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制造基地和研發創新平臺聚集區,以及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形成協同創新、集成創新的發展格局,打造3個~5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和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總裝造船模式,推動數字化造船、智能化造船。將建造運輸類、科考類及開發類等高技術船舶,推動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形成以自升式鉆井平臺、海洋資源開發超大型設備、深海作業吸力樁、深海油氣核心模塊為引領的海洋工程裝備產品結構,推動水下滑翔機、自主水下機器人等深海裝備產品發展。
作為船舶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目前天津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臨港經濟區為核心的造修船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聚集區,聚集了博邁科、太重濱海、新港船舶等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龍頭企業,并擁有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等4家國家級專業海洋科研機構,以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7研究所、天津大學海洋學院等10余家涉海研究院所和高校,掌握了超大尺度重型海洋裝備制造、深海自主探測技術、海洋立體觀測監測、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等一批共性關鍵技術。擁有300米水深以內油氣田開發裝備自主研發,自升式鉆井平臺等海洋油氣開發裝備規模化生產,汽車滾裝船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建造,水下機器人等海洋觀測監測裝備制造,以及船舶綜合船橋系統、海洋重力儀等船舶關鍵設備研發和制造能力。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