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將第二總部設在武漢。作為新一線城市中的領軍者,武漢不斷以新動能為引擎,以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核心,為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一批集產業門戶、生態門戶、人才門戶于一體的高科技產業園區逐漸形成。這其中,武漢軟件新城堪稱發展樣本。
武漢軟件新城占地3.4平方公里,位于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示范區花山生態新城內,毗鄰嚴西湖。由湖北省聯投集團、億達中國、東湖高新區合作開發,總投資超過100億元。
截至目前,武漢軟件新城已簽約企業100余家,入園員工超過10000人,開啟了花山“以產興城”時代。按照規劃,園區內將建設約140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宇。設置的研發中心、總部基地、國際研發基地、技術商務區和專屬園區,可容納近千家企業入園。
01 區位配套優勢
如果打開武漢的地圖,你就可以輕易的發現花山這個地方,它地處長江、北湖、嚴西湖、嚴東湖的交匯處。綠色三星花山生態藝術館,嚴西湖右岸濕地公園,150公里環城綠道,嚴西湖大橋下穿47股軌道,創中國之最。
伴隨著花山產業的迅猛發展,整個區域的配套也不斷升級。2013年,光谷花山希爾頓開業,為中部地區規模最大最豪華的超五星級綠色生態酒店。2015年9月晶晶國際幼兒園開始授課,同年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開始授課。同時,花山郡小學計劃2019年建成;省級示范小學和初中預計2020年建成。2016年3月,聯投金港汽車公園簽約落戶花山,2016年7月1日,常家山國際運動公園正式啟動。
距離軟件新城不遠的同濟醫院已經開業,光谷國際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等加緊建設。經嚴西湖大橋和東湖隧道,從軟件新城開車僅5分鐘就可直抵三環線,通達武漢三鎮。
作為武漢光谷與美國硅谷“雙谷合作”戰略啟動的首個項目,為了在光谷營造“硅谷式”環境,武漢軟件新城邀請全球頂級設計事務所SOM進行項目概念規劃,由國際知名建筑設計事務所MVE進行建筑設計。軟件新城的開發中,創新性地闡釋“產城融合”,構建融自然、生態、人文于一體的產業生態圈。
這里被稱為武漢最美園區,與印象中或高樓林立、或地廣人稀的產業園不同,武漢軟件新城更像一座“城”。主干道的命名大多有個“花”字。在花城大道、花山大道兩側,是高矮錯落的辦公樓。各個商業體、住宅區、酒店、學校、醫院等穿插其中。綠色廊道與森林、湖景相融合,高達50%的綠化覆蓋率,讓人目光所及,皆有綠色。
新城園區堅持100%的綠色建筑比例,50%的綠化覆蓋率,為員工提供優美的辦公環境;簽約了至少100家品牌商家、發行8000張一卡通、5000個公共車位、20余條班車線路、1000套公寓,為企業員工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園區還每年舉辦至少50余場文化活動,豐富業余生活,讓年輕人在工作的同時盡享生活的樂趣。
作為一個即將容納千家高科技企業的軟件城區,園區的設計者們絲毫不吝嗇炫耀這座新城的科技感,包括園區一卡通、智能路燈&監測系統、綠色交通服務等,讓園區內的衣食住行無憂盡享。
在這里,可以找到許多硅谷的影子,但它又不是硅谷。因為要真正成為一座“城“,僅有產業還遠不夠,園區內住宅的規模也將達到50萬平方米,并涵蓋學校、醫療、文娛、運動、商業、交通、行政辦公、居住8大類配套設施,讓新花山人安于城中即可滿足各類生活需求。
比如武漢軟件新城的1.1期,借鑒了美國硅谷和硅灘的成功經驗,有著洛杉磯圣塔莫妮卡Water Garden(水園)的影子。2、3期以爾灣為對標案例,借鑒了院落辦公的規劃理念 ,開放的空間、敞開式的辦公、美食廣場、咖啡、健身場館等為員工創造了更多的“偶遇”和“碰撞”的機會,從交流中產生創新的思想。
一個城市經濟的發達程度越來越取決于智力資源。武漢軟件新城高度宜居的環境帶動高級人才的入住,高級人才帶動高端產業聚集,高端產業落地收益又進一步帶動宜居環境的改善。
02 產業集聚優勢
武漢軟件新城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核心,向產業價值鏈的上下游延伸,同時著力打造文化創意、金融服務、互聯網、與電子商務、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多個新型產業集群。目前,武漢軟件新城已經形成集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健康、文化與科技融合三大產業集群于一體的科技園區,成為中國“產城融合”發展模式的武漢樣本。
2013年10月份,世界500強IBM成為第一個入駐武漢軟件新城的企業,世界第二大的網絡傳媒公司——法國陽獅緊隨其后入駐;2014年,世界500強企業飛利浦加入,讓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隊伍更加壯大。隨后,佰仟金融、天源迪科等互聯網金融、軟件信息領域的百強企業陸續將后臺、研發中心轉移至武漢軟件新城。2017年,軟件新城迎來了軟件信息技術外包領域排名前五的三家公司——軟通動力、中軟國際、佰鈞成。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